标准状况下,将NO、NO2和O2的混合气体充满一烧瓶后,将烧瓶倒扣于盛满水的水槽中;一段时间后,观察到水充满整个烧瓶,若不考虑溶质进入水槽的水中,那么所得烧瓶中溶液的物质的量浓度的最大值为,最小值为。
实验证实,烯烃被酸性高锰酸钾溶液氧化时有如下规律:
已知某烃在通常情况下,只能跟等物质的量的溴反应;它与酸性高锰酸钾溶液反应时,所得的氧化产物只有一种没有取代基。又知该烃完全燃烧时所需氧气的体积是相同情况下烃蒸气的8.5倍。试通过计算求出该烃及其氧化产物的结构简式(要求写出计算及推导过程)。
在铁和氧化铁的混合物15g中加入150mL稀H2SO4放出氢气1.68L(标准状况)。当反应停止后,铁和氧化铁均无剩余,且溶液中无Fe3+存在。为了中和过量H2SO4,并使Fe2+完全转化为Fe(OH)2沉淀,共耗用3 mol/L NaOH溶液200mL。求:
①混合物中铁和氧化铁各多少克?
②稀H2SO4的物质的量浓度为多少?
(Ⅰ)常温下,将某一元酸HA(甲、乙、丙、丁代表不同的一元酸)和NaOH溶液等体积混合,两种溶液的物质的量浓度和混合溶液的pH如下表所示:
实验编号 |
HA的物质的量 浓度(mol·L-1) |
NaOH的物质的量 浓度(mol·L-1) |
混合后 溶液的pH |
甲 |
0.1 |
0.1 |
pH=a |
乙 |
0.12 |
0.1 |
pH=7 |
丙 |
0.2 |
0.1 |
pH>7 |
丁 |
0.1 |
0.1 |
pH=10 |
(1)从甲组情况分析,如何判断HA是强酸还是弱酸? ▲ 。
(2)乙组混合溶液中离子浓度c(A—)和c(Na+)的大小关系是▲ 。
A.前者大 B. 后者大 C. 二者相等 D.无法判断
(3)从丙组实验结果分析,该混合溶液中离子浓度由大到小的顺序是▲ 。
(4)分析丁组实验数据,写出该混合溶液中下列算式的精确结果(列式):
c(Na+)—c(A-)= ▲ mol·L-1
(Ⅱ)某二元酸(化学式用H2B表示)在水中的电离方程式是:
回答下列问题:
(5)在0.1mol/L的Na2B溶液中,下列粒子浓度关系式正确的是▲ 。
A.c( B2—)+c(HB—)=0.1mol/LB.c( B2—)+ c(HB—)+c(H2B)=0.1mol/L
C c(OH—)=c(H+)+ c(HB—)D.c(Na+)+c(OH)=c(H+)+ c(HB—)
古有“杜康酿酒反为醋”的传说,高粱、玉米等粮食是酿酒工业的主要原料。粮食发酵可得有机化合物A,在A分子中碳的质量分数为52.2%,氢的质量分数为13.0%,其余为氧元素。又知A在一定条件下可生成B,在加热和浓硫酸作用下,A与B反应可生成一种有香味的物质C,若184gA和120gB反应能生成106gC,计算该反应的产率(写出计算过程)。
生态农业涉及农家废料的综合利用,某种肥料经发酵得到一种含甲烷、二氧化碳、氮气的混合气体。2.016L(标准状况)该气体通过盛有红热CuO粉末的硬质玻璃管,发生的反应为:CH4+4CuOCO2+2H2O+4Cu。当甲烷完全反应后,硬质玻璃管的质量减轻4.8g。将反应后产生的气体通入足量的澄清石灰水中,充分反应吸收,生成沉淀8.5g,则:
(1)原混合气体中甲烷的物质的量是 。
(2)原混合气体中氮气的体积分数为多少?(写出计算过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