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a、b、c、d、e五种气体,进行下列实验:
实验步骤 |
实验现象 |
(1)a和b混合 |
气体变红棕色 |
(2)c和d混合 |
产生白烟 |
(3)c和e分别通入少量溴水中 |
溴水都变成无色透明的液体 |
(4)b和e分别通入氢硫酸中 |
都产生淡黄色浑浊 |
a、b、c、d、e依次可能是( )
A.O2、NO、HCl、NH3、CO2 | B.O2、NO、NH3、HCl、SO3 |
C.NO、O2、NH3、HCl、SO2 | D.HCl、CO2、NH3、H2S、CH4 |
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蒸发结晶时,当加热至蒸发皿中有大量固体析出时应停止加热,利用余热蒸干剩余溶液 |
B.除去干燥CO2中混有的少量SO2,可将混合气体依次通过盛有酸性KMnO4溶液、浓硫酸的洗气瓶 |
C.将过氧化钠固体投入紫色石蕊溶液中,可看到石蕊溶液变蓝 |
D.用原子吸收光谱可以确定物质中含有哪些金属元素 |
设NA为阿伏伽德罗常数,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常温常压下,100g 17%H2O2水溶液中含氧原子总数为NA |
B.常温常压下,2.8g N2气体分子中所含的共用电子对数目为0.3NA |
C.0.2mol/L的NaCl溶液中含有的Cl-数是0.2NA |
D.在过氧化钠与水的反应中,每生成0.1mol氧气,转移电子的数目为0.4NA |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1869年门捷列夫提出元素周期律——元素的性质随着元素原子序数的递增而呈现周期性变化的规律 |
B.煤在空气中强热得到焦炭、煤焦油、焦炉气、粗氨水等产品的过程叫煤的干馏 |
C.再酿酒的过程中,葡萄糖可通过水解反应生成酒精 |
D.工业生产玻璃、水泥、冶炼铁都需要用到石灰石为原料 |
下列各组离子在指定的溶液中能大量共存的是
①无色溶液中:K+、Cu2+、Na+、SO42-
②pH=11的溶液中:CO32-、Na+、Cl-、NO3-
③加入Mg能放出H2的溶液中:Cl-、HCO3-、NO3-、NH4+
④在由水电离出的c(OH-)=10-13 mol·L-1的溶液中:Na+、Ba2+、Cl-、I-
⑤能使红色石蕊试纸变为蓝色的溶液:Na+、Cl-、S2-、ClO-
⑥强酸性溶液中:Fe2+、Al3+、NO3-、Cl-
A.①②⑤ | B.②④⑥ | C.②④ | D.③⑤⑥ |
短周期元素X、Y、Z、W在元素周期表中的相对位置如图所示,其中W的最高正价与最低负价的代数和为6,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A.原子半径:rW>rZ>rY>rX |
B.Y的氧化物是酸性氧化物,不与任何酸反应 |
C.最简单气态氢化物的热稳定性:H2W>ZH4 |
D.X元素的非金属性比Y元素的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