依照下面的例句,另选两种花卉或事物,写两个有一定寓意的句子。
例句:玫瑰——你娇艳美丽的花朵下面,却有着锋利的芒刺,是不是你也懂得:既要展示美丽,也要保护自己?
答:①
②
阅读下面材料,按要求回答问题。
据2010年3月9日《重庆晚报》报道,中国移动重庆豁司总经理沈长富近日建议:屏蔽网络不良用语,如“3Q”、“bt”,还有“口”、“口”等。他认为青少年长期接触这些网络用语,会产生不好影响。
附:相关网络用语解释
3Q:同英语“Thank you。bt:即“变态”。口:古同“炯”,明亮有神。网友依字形引申为“郁闷、悲伤、无奈”。口:古同“梅”。网友依字形引申为“很呆、很傻、很天真”。
(1)结合《语言文字运用》中学到的造字法等方面的知识,请从沈长富列举的网络用语中举一个例子说明网络用语在构成或表意上的特点。
(2)沈长富建议“屏蔽网络不良用语”。对此,你有什么看法请简要阐述你的理由。 (80字左右)
《林黛玉进贾府》中贾宝玉、王熙凤的形象十分鲜明,请各用一个句子对这两个人物形象作简要概括。要求对人物的理解正确,表达简明通顺.每句不超过30字。
(1)贾宝玉是一位____人物形象。
(2)王熙风是一位____人物形象。
根据语境,在下面的横线上补写一句得体的话。
下雨天,一个妇女带着她的宠物上了公共汽车。那条小狗又湿又脏,妇女对售票员说:“我愿意替狗付钱,希望你允许它像其他乘客一样有个座位。”售票员回答说:“可以,不过。 ”
下面是一句对“语文课堂教学”的评论,请你仿照句式,也运用引用的方法,对某学科的学习进行评论。
语文课堂教学,千万不要面面俱到,所谓“伤其十指,不如断其一指’’就是这个道理。
用一句话概括下面三句名言的大意,然后按要求把这句话填在画线处。(不超过15个字)
①听其言而观其行。(孔子)
②判断一个人,不是根据他自己的表白,而是根据他的行动。
③每个人都知道,把语言化为行动,比把行动化为语言困难。(高尔基)
在言和行的关系上,我们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