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上个世纪50—80年代的东欧和西欧虽然都不同程度地进行了改革,但成效和结果却是两重天,导致这种结果差异的最主要原因是( )
| A.社会主义制度已经出现了阻碍生产力发展的趋势 |
| B.美国和苏联对西欧和东欧产生了绝然不同的政治影响 |
| C.斯大林模式和罗斯福体制优劣明显 |
| D.对生产关系的调整是否真正适应生产力的发展 |
“秦以前,民皆以金玉为印,龙虎钮,唯其所好。秦以来,天子独以印称玺,又独以玉,群臣莫敢用”(《史记集解》)。这一材料反映的实质问题是
| A.秦朝时期人们以金玉为印 | B.皇权至上,皇帝独尊 |
| C.秦以前玉玺为皇帝独有 | D.皇权为民,与民共享 |
“他是一位真正的耕耘者。当他还是一位乡村教师的时候,已经具有颠覆世界权威的胆识;当他名满天下的时候,却仍然只是专注于田畴。淡薄名利,一介农夫,播撒智慧,收获富足。他毕生的梦想,就是让所有人远离饥饿。喜看稻菽千重浪,最是风流……”这是对谁的最高褒奖
| A.钱学森 | B.杨利伟 | C.郭沫若 | D.袁隆平 |
20世纪90年代以来党和政府把教育事业摆在优先发展的地位,表现在
| A.”三个面向”教育方针的提出 |
| B.恢复高考制度 |
| C.通过《义务教育法》 |
| D.提出“科教兴国”战略 |
双百方针是指
| A.艺术上“百花齐放”,学术上“百家争鸣” |
| B.在全国办好100所大学,建设100个国家重点实验室 |
| C.在文艺上“百花齐放”,科技上“百家争鸣” |
| D.在全国重点帮助100万个特困生,建100所希望学校 |
“看准了的就大胆地试,大胆地闯。发展才是硬道理。”此论述出自
| A.毛泽东 | B.邓小平 | C.江泽民 | D.胡锦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