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1861 年俄国改革和日本明治维新的表述,正确的是
A.是改变地主土地所有制,发展资本主义的改革 |
B.使两国走上资本主义道路,但保留了封建残余 |
C.是在农民起义基础上的资产阶级革命 |
D.使两国成为名列前茅的世界资本主义强国 |
英国剑桥大学教授彼得·诺兰说:“我认为对于任何经济体,尤其是对中国这样的一个非常贫穷的面临许多问题的经济体来说,这是一个明智合理的策略,而任由经济发展,不采取任何调控措施是不合理的……我一直深信中国在(20世纪)50年代早期以及(20世纪)70年代后半期之后,选择了一条最适合自身发展的道路。”材料中说的“最适合自身发展的道路”指的是
A.发挥市场机制对经济发展的作用 | B.推动国民经济的均衡发展 |
C.发挥政府对经济发展的作用 | D.融入经济全球化的浪潮 |
一战结束不久,“铁厂积货如山,无人过问,至于闭炉停机,纱厂结账,大多无利……其他工业亦皆消沉”。中国近代民族工业出现材料中描述现象的最主要原因是
A.资本主义经济危机的影响 | B.资本家经营不善 |
C.帝国主义势力卷土重来 | D.封建势力的压迫 |
斯塔夫里阿诺斯论述道:“两次大战战后时期的另一个差别是,1945年以后殖民地人民进行了卓有成效的革命,这与1918年以后帝国权力的强化形成了鲜明对照。”“帝国权力的强化”指的是
A.战胜国积极展开军备竞赛 | B.战胜国实施民族自决原则 |
C.殖民地“委任统治”形式 | D.法国在欧洲寻求安全保障 |
“自同光以迄宣统,妇女服饰,以上海为最入时,流风所被,几及全国。”造成上述现象的原因不包括
A.对外开放 | B.思想解放 | C.文明碰撞 | D.政府提倡 |
麻曾经是中国古人重要的纺织原料,很多成语都提到了麻,例如:披麻救火、快刀斩乱麻、皂丝麻线和心乱如麻等,但是到了明代,麻的种植量大大减少,其主要原因是
A.舒适廉价的棉纺织品的冲击 | B.来自西方工业化生产的冲击 |
C.官营手工业对民间手工业的冲击 | D.丝织业快速发展带来的冲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