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氯化铁、氯化铜和盐酸混合溶液中加入铁粉,待反应结束,所剩余的固体滤出后被磁铁吸引,则反应后溶液中存在较多的阳离子是( )
A.Cu2+ | B.Fe2+ | C.Fe3+ | D.H+ |
英国研究人员2007年8月30日发表报告认为,全球将有1.4亿人因为用水而受到砷中毒之害,导致更多的人患癌症。海带含砷超标,经水浸泡24小时后,其含砷量才能达到食用安全标准,下列对砷(As)的有关判断正确的是
A.砷原子序数为33,它与铝为同主族 | B.砷的原子半径小于磷的原子半径 |
C.砷化氢的稳定性比溴化氢的强 | D.砷酸的酸性比硫酸的弱 |
有一种烃的分子结构如图所示,有关该分子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A.该烯烃的分子式为C5H4 |
B.该分子中1、2、4、5四个碳原子可能在同一平面上 |
C.该烃的二氯代物同分异构体有2种 |
D.与其互为同分异构体,且只含三键的链烃只有2种 |
恒温恒压下1 mol A和n mol B在一个容积可变的容器中发生如下反应:
A(g)2B(g) + 2C(g),一段时间后达到平衡,生成a mol C。则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物质A、B的转化率之比一定是1∶2
B.若起始时放入3 mol A+3n mol B,则达平衡时生成3a mol C
C.起始时刻和达平衡后容器中的压强比为 (1+n)/(1+n-a/2)
D.当v正(A) =2v逆(C)时,可断定反应达平衡
下列溶液中各微粒的浓度关系正确的是
A.0.1 mol·L-1Na2S溶液中:2c(Na+)= c(S2-)+ c(HS-)+ c(H2S) |
B.0.l mol·L-1pH=9的NaNO2溶液中:c(Na+)>c(NO2-)>c(OH-)>c(H+) |
C.等pH的氨水、NaOH溶液、Ba(OH)2溶液中:c(NH4+)=c(Na+)= c(Ba2+) |
D.向NH4HCO3溶液中滴加NaOH溶液至pH =7:c(NH4+)+ c(Na+)= c(HCO3-)+c(CO32-) |
下列实验操作及现象与结论对应关系正确的一组是
实验操作 |
实验现象 |
实验结论 |
|
A |
适量二氧化碳通入氯化钡溶液中 |
产生沉淀 |
碳酸的酸性比盐酸弱 |
B |
二氧化硫通入溴水中 |
溶液褪色 |
二氧化硫有漂白性 |
C |
取少量某无色溶液,先滴加氯水,再加入少量四氯化碳,振荡、静置 |
溶液分层,下层呈 橙红色 |
原无色溶液中一定有溴离子 |
D |
将铜片放入浓硝酸中 |
产生大量无色气体,溶液呈蓝绿色 |
只体现浓硝酸的强氧化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