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客
题文

对下列句子出现的修辞现象,说明有误的一项是( )
A 请洒潘江,各倾陆海
既有互文现象(可以说成:请各倾洒潘江陆海),也是“称名的代用”(“潘江”“陆海”代指美妙的文章)。
B 苟以天下之大,而从六国破亡之故事,是又在六国下矣
作者措辞婉曲,含蓄地劝谏当朝统治者要吸取历史教训。
C 诚能见可欲,则思知足以自戒
援引了典实,化用了《老子》里面的话。
D 山原旷其盈视,川泽纡其骇瞩
句中“盈视”“骇瞩”两个词可以看成是“词语的变换”,它们可以互训。

科目 语文   题型 选择题   难度 较易
知识点: 修辞方法
登录免费查看答案和解析
相关试题

诗人将静与动巧妙地统一在诗中,共同构成动人的意境,颇具艺术辩证法。下列唐人诗句中没有运用动静相衬手法的一项是()

A.桥响犬遥吠,庭空人散眠。(许浑《夜归丁卯桥村舍》)
B.炉火照天地,红星乱紫烟。(李白《秋浦歌》)
C.寒树鸟初动,霜桥人未行。(柳宗元《途中早发》)
D.鹤鸣楚山静,爽白秋江晓。(柳宗元《与崔策登西山》)

“二句三年得,一吟双泪流”和“语不惊人死不休”是那“位诗人的自况?()

A.孟郊、李白 B.贺知章、杜甫 C.贾岛、杜甫 D.孟郊、陆游

下列文学常识的表述有误的一项是()

A.青莲居士、少陵野老、香山居士、“六一”居士“东坡居士、白石道人,依次是指李白、杜甫、白居易、王安石、苏轼、姜夔。
B.古体诗有两种含义:一指诗体名,也称古诗。古风与唐以后兴起的近体诗相对应;二是对于古代诗歌的泛称,以区别于现代诗歌。
C.今体诗,是唐代出现的新诗体,唐人为了与以前的古体诗相区别,故名之为“近体”。这“诗的主要特点是篇有定句,句有定字,韵有定位,字有定声,联有定对。
D.歌行是古体诗的一种,汉乐府诗题多用歌、行、曲、引、吟、叹、怨等,其中以“歌”“行”最多“逐渐合称为一种诗体名。著名的作品有白居易的《长恨歌》等。

下列各句中,有语病的一句是()

A.在《长恨歌》这首长篇叙事诗里,作者以精炼的语言、优美的形象、叙事和抒情结合的手法,叙述了唐玄宗、杨贵妃在安史之乱中的爱情悲剧。
B.作为《湘君》的姊妹篇,《湘夫人》由男神的扮演者演唱,表达了赴约的湘君来到约会地北渚,却不见湘夫人的惆怅和迷惘。
C.元嘉三大诗人之首的鲍照生于乱世,身份地位极其卑微,但他才高八斗,志可凌云,功名之心尤其强烈,森严的门第观念与其远大的理想抱负形成了尖锐的矛盾。
D.杜甫的诗具有丰富的社会内容、强烈的时代色彩和鲜明的政治倾向,真实深刻地反映了安史之乱前后一个历史时代政治时事和广阔的社会生活画面,他因而被称为一代“诗史”。

下列各项中,加点的成语使用有误的一项是()

A.杨玉环的花容月貌非常张扬地一闪,顷刻之间,皇宫里所有的宫娥嫔妃都黯然失色!诗人用非常夸张的手法,反衬出杨玉环的倾城倾国之貌。
B.楼下那一棵海棠花已经完全凋谢,成全了她那婉转绝美的败落,春风桃李的美艳,竟是如此短暂!
C.蓝色是凡高晚期作品的主要色调,这种颜色上的转变正是他虚无缥缈的精神世界的真实表现,与他早期以黄色为基调的作品形成了鲜明的对比。
D.这对夫妻因战乱而相互分离,本指望着比翼连枝、白首偕老,谁料想竟是殊途阻隔,老境凄凉。

Copyright ©2020-2025 优题课 youtike.com 版权所有

粤ICP备2002484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