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标准状况下,250 mL烧瓶充满氨气后,倒置于水槽中,假设溶解后的溶质不向烧瓶外扩散,则烧瓶中氨水的物质的量浓度接近于( )
A.1 mol·L-1 | B.![]() |
C.![]() |
D.0.118 mol·L-1 |
下列措施不合理的是
A.用SO2漂白纸浆和草帽辫 |
B.用硫酸清洗锅炉中的水垢 |
C.高温下用焦炭还原SiO2制取粗硅 |
D.用Na2S做沉淀剂,除去废水中的Cu2+和Hg2+ |
两体积的密闭容器中均充入1mol X和1mol Y,分别用于300℃和500℃开始发生反应:X(g)+Y(g)3Z(g)。Z的含量(Z%)随时间t的变化如图所示。已知在
时刻改变了某一实验条件。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A.曲线a是500℃时的图像 |
B.正反应是吸热反应 |
C.t3时刻可能是增大了压强 |
D.t3时刻可能是降低了温度 |
t ℃时,在体积不变的密闭容器中发生反应:X(g)+3Y(g) 2Z(g),各组分在不同时刻的浓度如下表,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物质 |
X |
Y |
Z |
初始浓度/mol·L-1 |
0.1 |
0.2 |
0 |
2 min末浓度/mol·L-1 |
0.08 |
a |
b |
平衡浓度/mol·L-1 |
0.05 |
0.05 |
0.1 |
A.平衡时,X的转化率为20%
B.t ℃时,该反应的平衡常数为40
C.增大平衡后的体系压强, v正增大,v逆减小,平衡向正反应方向移动
D.前2 min内,用Y的变化量表示的平均反应速率v(Y) =" 0.03" mol·L-1·min-1
将SO2气体与足量Fe2(SO4)3溶液完全反应后,再加入K2Cr2O7溶液,发生如下两个化学反应:①SO2+2Fe3++2H2O=SO42-+2Fe2++4H+,②Cr2O72-+6Fe2++14H+=2Cr3++6Fe3++7H2O,下列有关说法错误的是
A.氧化性Cr2O72->Fe3+>SO2 |
B.K2Cr2O7能将Na2SO3氧化成Na2SO4 |
C.每有1molK2Cr2O7参加反应,转移电子的数目为6NA |
D.若6.72 L SO2(标准状况)参加反应,则最终消耗0.2molK2Cr2O7 |
从海带中提取碘的实验过程中,涉及到下列操作,其中正确的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