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平常所说的“五氧化二磷”,其分子组成实为“P4O10”,分子结构呈“笼”状,如图所示(图中●代表磷原子,○代表氧原子)。P4O10极易与水化合,它也可与乙醇、氨等某些具有强极性键的分子结合,反应过程与同水反应类似。每摩尔P4O10与足量的氨反应,最多可消耗氨的物质的量为( )
A.6 mol | B.8 mol | C.10 mol | D.12 mol |
下列化学名词正确的是
A.笨 | B.乙醇 | C.乙酸乙脂 | D.戍烷 |
下列图像分别表示有关反应的反应过程与能量变化的关系据此判断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石墨转变为金刚石是吸热反应 |
B.CO(g)+H2O(g)===CO2(g)+H2(g)是吸热反应 |
C.相同条件下,等质量S(g)和S(s)的能量比较, S(s)较大 |
D.白磷比红磷稳定 |
下列微粒中,既含有离子键又含有共价键的是
A.NH3 | B.NH4Cl | C.H2S | D.KCl |
下列各组热化学方程式中,△H1>△H2的是
①C(s)+O2(g)="==CO(g)" △H1 C(s)+O2(g)===CO2(g) △H2
②S(s)+O2(g)===SO2(g) △H1 S(g)+O2(g)===SO2(g) △H2
③H2(g)+O2(g)===H2O(l) △H1 2H2(g)+O2(g)===2H2O(l) △H2
④CaCO3(s)===CaO(s)+CO2(g) △H1 CaO(s)+H2O(l)===Ca(OH)2(s) △H2
A.①③④ | B.②③④ | C.①②③④ | D.①②③ |
下列装置或操作不能达到实验目的的是
A.图1中的实验现象能证明非金属性: Cl>C>Si |
B.图2可用于实验室制备并收集乙酸乙酯 |
C.图3中,气体从a口进入时,可用于收集H2、CH4、NH3等气体 |
D.图4中X物质若为CCl4,可用于吸收NH3或HCl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