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中国成立以来,党和政府为积极构建和平友好的国际社会做出了重大贡献,下列各项中具有这种影响的政策与措施有
①奉行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②提出“求同存异”的方针③提出“一国两制”的伟大构想④反对霸权主义和强权政治
| A.①②③④ | B.①② | C.①②④ | D.①②③ |
1875年,法国议会以353对352票通过宪法修正案。由于共和国不是明确被宣布的,而是含蓄地通过其总统的身份和职衔被议会间接地承认的,因此,有人戏称它是“从窗缝潜入的共和国”。这一现象能够说明当时法国( )
| A.资本主义经济发展缓慢 | B.不同政治派别斗争激烈 |
| C.启蒙运动思想动员充分 | D.共和制度并不适于法国 |
弗格森在《美国革命史》中说:“1776年革命派认为自由是保护个人权利,反对政府暴政的侵犯。1787年联邦派所要保持的自由,按他们的理解,则是反对群众暴政的侵犯。”以下解释中,不合乎美国历史的有()
| A.前者主张建立松散的邦联以保护个人权利并反对暴政 |
| B.后者主张建立紧密的联邦以保护个人权利并反对暴政 |
| C.革命派与联邦派都笃信启蒙思想并主张保护个人权利 |
| D.革命派与联邦派在保护个人权利问题上是根本对立的 |
参加1787年制宪会议的核心人物麦迪逊说:“如果人都是天使,就不需要任何政府了;如果是天使统治人,就不需要对政府有外来的或内在的控制了。”麦迪逊说这番话的意图是( )
| A.美国不需要建立一个统一的政府 |
| B.政府权力不能受到任何力量的控制 |
| C.美国应建立开明君主制 |
| D.采取相应措施防止独裁政权的出现 |
1841年,英国辉格党政府首相墨尔本在一次内阁会议上就阁员之间的意见分歧表态说:“我实际上不在乎哪一个好,我在乎的是,不管我们对外说什么,我们要说同样的话。”后因托利党在议会选举中获得多数,墨尔本内阁辞职。这反映出,当时英国 ()
| A.内部意见一致是内阁制主要原则 |
| B.首相与普通阁员享有平等权力 |
| C.内阁集体责任制基本成形 |
| D.政党之间的斗争决定内阁政策 |
一位历史学家将英国政治制度分成两个部分,一是“尊严的部分”,一是“效率的部分”。 “尊严的部分”具有激发和保留人们崇敬之心的功能,它使政治制度获得了权威和动力,而 “效率的部分”是对这种权威的现代运用。“尊严的部分”“ 效率的部分”分别指的是()
| A.君主制和共和制 | B.君主制和议会制 |
| C.议会制和共和制 | D.共和制和议会制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