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张统治者绝对不必向其臣民负责的启蒙思想家是( )
A.黄宗羲 | B.霍布斯 | C.李贽 | D.卢梭 |
前不久,美国斯坦福大学胡佛研究所公布了蒋介石1917年至1931年的日记,吸引了各国学者的关注,蒋介石在日记里可能涉及的事件是
A.参加北伐战争 | B.拒绝张、杨“兵谏” |
C.同意与中共进行第二次合作 | D.出席开罗会议 |
台湾曾经有几座战俘营,监禁一些英国、澳洲及荷兰的军官与士兵。许多士兵被迫在矿场劳动,在山中伐木。这些战俘的来源应当是
A.1860英法联军之役中被俘虏的官兵 | B.1917年日本与德国开战时虏获的官兵 |
C.1942年日本在东南亚战区俘虏的战俘 | D.1972年越战期间台湾收容的各国战俘 |
在中国方面,军事委员会于6月中旬制定了……作战方针:“守备华南海岸及华东、华北现阵地,并积极发展游击战争,妨害长江下游的航运,牵制和消耗敌人;支援马当要塞,在鄱阳湖以东迎战敌军,阻止敌军溯江攻向九江”。材料反映的是
A.太原会战 | B.徐州会战 | C.淞沪会战 | D.武汉会战 |
1865年,两广总督毛鸿宾致总署函:“此(铁)路一开,遂为外国火车独行之路,中国马车既难与之并驾齐驱,更不堪其横冲直撞,势将断绝往来,商民交割。……且内地股匪未靖……必乘机煽动,作梗生端,即外国人在中国者,亦不能平安无事”。此函隐含的正确历史信息是
A.毛鸿宾属于顽固派的代表人物 | B.当时修路受到帝国主义势力的阻碍 |
C.修筑铁路不利中国马车事业和商业往来 | D.义和团运动威胁到筑路安全 |
历史学家德·阿宁在谈到十月革命时认为:“还是可以很有把握地说:布尔什维克革命的完成,首先有赖于列宁的百折不挠的狂热和托洛茨基的恶意煽动。如果没有科尔尼洛夫及其将领们的发难,也就不会有十月革命。”他想要说明的是
A.肯定列宁为十月革命作出的努力 | B.十月革命是由偶然因素发生的 |
C.揭露托洛茨基在十月革命中的不良用心 | D.将十月革命归功于科尔尼洛夫及其将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