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国首相布莱尔的人权论是:“长期以来,不干涉主义一直被视为国际秩序中的一个重要原则,但不干涉原则必须在一些重要方面加以限定;国家主权并不及人权和防止种族灭绝重要。”克林顿说:“在冷战期间我们试图遏制对自己制度生存的威胁。现在我们试图扩展生活在自由制度下的国家的圈子。”基于这种理论,美英轰炸南联盟、占领伊拉克。其理论和行动的实质是( )
A.打击恐怖、保障人权英才苑 |
B.违反和挑战联合国宪章 |
C.推行霸权主义和强权政治 |
D.缔造一个建立在民主和自由市场这两大支柱之上的真正的全球社会 |
1990年4月,美国国务卿詹姆斯•贝克说:“在遏制之后等待着的是民主。”此话并不意味着
A.美国强力推行“美式”民主 |
B.美国长期对苏联、东欧实行“冷战”政策 |
C.苏联、东欧实行政治多元化 |
D.东欧剧变,苏联解体,冷战结束 |
“如果民族特性的和政治自由的观念,在几乎所有欧洲国家的领土划分和国内秩序中获得稳固结构,那么从自由主义运动开始起,被推导或被预见的自由原则的另一结果却以截然不同的方式发生——准备实现‘欧罗巴合众国’。”“欧罗巴合众国”的最初出现带来的影响不包括
A.增强了西欧国家的经济实力 |
B.实现了西欧经济政治一体化 |
C.推动了自由主义运动 |
D.世界经济呈现多极化趋势 |
通常情况下,修改宪法都以前一部宪法为基础。1982年,我国修订宪法时,邓小平等一些领导人主张不能以1975年或者1978年宪法为基础,而应该以1954年宪法为基础进行修订。这一主张从侧面说明
A.宪法的修订要敢于突破传统思想的束缚
B.1954年宪法确定的若干原则一度被破坏
C“文革”时期宪法修订违背了社会主义原则
D.1982年宪法是我国治国安邦的总章程
“按欧美诸邦,是时新通商于中国,其不欲中国之扰乱固也。故当两军相持,历年不决之际,彼等必欲有所助以冀速定。而北京政府之腐败,久已为西人所厌惮,其属望于革命军者必加厚,亦情势之常矣。…”材料说明
A.西方列强对太平天国运动持观望态度 |
B.维新变法运动得到列强的默许 |
C.资产阶级革命得到西方的认可 |
D.国民大革命利用北洋政府与西方的矛盾 |
有学者提出:大体而言,自宋元时期,一种新型经济的发展实际上已经在自然经济的“死水”中泛起了“微澜”。其“微澜”主要表现为()
A.手工工场兴起 | B.城市商业经济繁荣 |
C.地域性的商人集团形成 | D.货币经济占据主要地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