洋务运动、戊戌变法和辛亥革命的相似之处是
| A.提倡民主共和 | B.提倡学习西方,强调变革 |
| C.发展资本主义 | D.推翻清朝统治 |
据大臣汲黯揭露,汉武帝“内多欲而外施仁义”。他重用酷吏和财利之臣,以致不久后有人评论“秦有十失,其一尚存,治狱之吏是也”。但汉王朝没有重蹈秦的覆辙,主要原因是( )
| A.汉初法律制定趋向成熟 | B.酷法罩上了儒家思想外衣 |
| C.“文景之治”缓和了社会矛盾 | D.中央集权制度空前加强 |
“西周的封建社会,从纵剖面看,是一个宝塔式结构,王室之下,有几级的封建。从横切面看,统治阶级中也存在着以血缘为基础的宗族组织。”上述材料最能说明西周社会在政治上()
| A.以血缘关系为基础继承权力和财产 | B.具有家国一体的特点 |
| C.宗族是管理国家的组织 | D.“天下为公”的局面形成 |
以龙应台为代表的学者提出“战争,并没有胜利者”,交战双方的搏杀与暴力最终都没有胜利者而变得毫无意义。而一些学者认为这是一种“炮灰史观”的催眠术,让失败和胜利者并排站。对材料理解正确的是
| A.两者都以人道主义眼光审视战争 |
| B.分别代表了史学界的“眼光”下移与上移 |
| C.前者的史观遮蔽了战争的性质 |
| D.后者的史观承认战争失败者的价值 |
二战后,资本家积极鼓励职工购买和持有本企业的股票,进一步打破了资本家垄断企业股份的局面。美国实施职工持股的企业,1974年为300多家,职工人数十余万人;1995年已达12000多家,职工1200万人,占全国职工总数的10%。这一现象
| A.增强了资本的社会化趋势 |
| B.形成资本家、工人共管企业的局面 |
| C.完善和扩大“福利国家”规模 |
| D.使职工持股的企业成为现代企业主流 |
1933年罗斯福实行新政后,美国商品获得了更大的海外市场,国内商品价格也有一定提高,债务人特别是农民的债务负担减轻了将近一半。对这些变化起直接作用的新政措施是
| A.整顿财政金融 | B.调整农业结构 |
| C.复兴工业生产 | D.实行社会救济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