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据以下叙述和元素周期表的有关知识,回答6—7题:主族元素的性质主要由其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数和电子层数决定,若元素的最外层电子数为m,电子层数为n,一般具有这样的规律:m>n的元素为非金属元素;m≤n的元素为金属元素。
6.下列有关结论正确的是( )
A.主族元素的性质随着原子量的递增而呈周期性变化
B.元素的金属性与非金属性递变规律最显著的是第三周期元素和第ⅣA族元素
C.ⅠA族和ⅦA族元素的单质一般都没有同素异形体
D.原子最外层电子数等于电子层数的元素均为金属元素
7.下列推断符合实际的有( )
A.第n周期的最后一种金属元素处在第n主族(n>1)
B.第n周期有8-n种非金属元素(n>1,包括稀有气体元素)
C.m=1和m=7的元素单质相互化合时,都形成离子化合物
D.m-n=5的主族元素存在最强的对应含氧酸;m-n=-5的元素对应的氧化物的水化物是最强的碱
在恒温恒容的容器中进行反应H2S(g)H2(g) + S(g),若反应物浓度由1mol/L降到0.6mol/L需20s,那么由0.6mol/L降到0.24mol/L,需反应的时间为
A.等于18s | B.等于12s | C.大于18s | D.小于18s |
将纯锌片和纯铜片按图方式插入同浓度的稀硫酸中一段时间,以下叙述正确的是
A.两烧杯中铜片表面均无气泡产生 |
B.甲中铜片是正极,乙中铜片是负极 |
C.两烧杯中溶液的pH均增大 |
D.甲、乙溶液均变蓝 |
我国十分重视海水资源的综合利用,下列物质不需经化学变化就能从海水中获得的是
A.氯、溴、碘 | B.钠、镁、铝 | C.烧碱、氢气 | D.食盐、淡水 |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酸碱中和反应是吸热反应 |
B.吸热反应不加热就不会发生 |
C.放热反应不用加热也一定能发生 |
D.反应是放热还是吸热可以看反应物和生成物所具有的总能量的相对大小 |
“纳米材料”是当今材料科学研究的前沿,1纳米(nm)=10-9m,其研究成果广泛应用于催化及军事科学中,“纳米材料”是指研究、开发出的直径从几纳米至几十纳米的材料,如将“纳米材料”分散到液体分散剂中,所得混合物可能具有的性质是
A.溶液的性质 | B.胶体的性质 | C.浊液的性质 | D.无法确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