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607年,100多名男子乘三艘船从不列颠起航,远涉重洋,登上了大西洋彼岸。从此,这片土地开始在剑与火中孕育了一种崭新的文明,人种构成也发生了加速的变化。
问题:
时间(年) |
土著人口 |
白种人口 |
黑种人口 |
合计 |
1700 |
75.0 |
22.3 |
2.7 |
100.0 |
1820 |
32.5 |
788.4 |
177.2 |
998.1 |
1860 |
16.0 |
2724.0 |
400.0 |
3140.0 |
(1)在这160年间,美国人口的构成呈现了怎样的变化趋势?
(2)这种变化趋势对美国社会产生了什么影响?
确立英国近代资产阶级君主立宪制的标志是
A.处死了国王查理一世 | B.宣布英国为共和国 |
C.1688年“光荣革命 | D.《权利法案》的通过 |
“天子适诸侯,曰巡狩;巡狩者,巡所守也。诸侯朝于天子,曰述职,述职者,述所职也。无非事者……一不朝则贬其爵,再不朝则削其地,三不朝则六师移之。”(《孟子·告子》)上述材料不能反映的是
A.描述了西周分封制的情况 | B.天子与诸侯都是宗族、姻亲关系 |
C.诸侯有保护天子的义务 | D.当时常有诸侯“不朝”的现象 |
施复是明朝小说《醒世恒言》里的人物,小说描写了施复夫妇由小手工业者发展成为机户的过程,在当时他们:
A 他们的经历在江南是十分普遍的。
B 他们受到了政府的支持发展很快。
C 他们主要从事农业也兼营手工业,产品大部分自己消费。
D 他们在当时的社会上仍然是少数和个别现象。
“故古者圣人以人之性恶,以为偏险而不正,悖乱而不治,故为之立君上之执以临之,明礼义以化之,起法正以治之,重刑罚以禁之,使天下皆出于治、合于善也。”此言论说明荀子
A.重视礼义教化 | B.强调严刑峻法 |
C.主张王霸并用 | D.提倡上善若水 |
秦朝暴政而亡的历史教训主要影响了西汉初年的哪一政治抉择?
A.“削藩”与“推恩”,加强中央集权 | B.顺应民心,与民休息 |
C.限制商业,奖励农耕 | D.“罢黜百家,独尊儒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