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客
题文

一块表面已部分被氧化的钠的质量为0.77 g,放入10 g水中后,得到氢气0.02 g。求:
(1)金属钠表面氧化钠的质量;
(2)所得溶液的质量分数;
(3)被氧化前这块钠的质量。

科目 化学   题型 计算题   难度 较易
登录免费查看答案和解析
相关试题

将BaClxH2O的晶体2.44克溶于水配成100mL溶液,取此溶液25mL与50mL0.1mol/L的AgNO3溶液作用,刚好把Cl离子沉淀完全。①求2.44克的BaCl2·xH2O的物质的量。
②求BaCl2·xH2O的摩尔质量。③求BaCl2·xH2O的晶体的x的值。

某中学化学兴趣小组为了测定某矿山石灰石中碳酸钙的质量分数,取石灰石样品与足量的10%的稀盐酸在烧杯中反应(假设石灰石样品中杂质不与稀盐酸反应也不溶于水)。有关实验数据如下表:


反应前
反应后
实验
数据
烧杯和稀盐酸的质量
石灰石样品的质量
烧杯和其中混合物的质量
134.4 g
10 g
141.1 g


请计算(写出计算过程):
(1)该石灰石中碳酸钙的质量分数;
(2)参加反应10%的盐酸的质量。

取一定量Na2CO3和Na2SO4的混合溶液与90ml盐酸恰好反应,生成2.016 L CO2(标准状况下),然后加入足量的Ba(OH)2溶液,得到沉淀的质量为2.33 g。试计算混合物中Na2CO3和Na2SO4的物质的量分别为多少? 盐酸的物质的量的浓度为多少?

某科研人员设计出将硫酸渣(主要成分Fe2O3,含有少量的SiO2等杂质)再利用的流程。流程中的滤液经过多次循环后用来后续制备氧化铁粉末。

(1)为了加快反应①的反应速率,可采用的措施是 。(写出一点即可)
(2)“还原”是将Fe3转化为Fe2。在温度T1 、T2(T1 >T2)下进行该反应,通过检测相同时间内溶液的pH,绘制pH随时间的变化曲线如右所示。得出结论:该反应的温度不宜过高。

①通入SO2气体“还原”时, 试解释pH下降的原因是
②相同时间内,T1温度下溶液的pH更高的原因是
(3)该流程中循环使用的物质是
(4)为测定反应①后溶液中Fe3的浓度以控制加入SO2的量。实验步骤为:准确量取20.00ml的反应后溶液,稀释成100mL溶液,取10.00 mL溶液,加入足量的KI晶体和2~3滴淀粉溶液,用0.50mol/L的Na2S2O3溶液与碘反应,当反应恰好完全进行时,共消耗Na2S2O3溶液20.00 mL。有关反应方程式如下:
2Fe3+2I=2Fe2+I2;2Na2S2O3 + I2= Na2S4O6 + 2NaI
试计算原溶液中Fe3的物质的量浓度(写出计算过程)。

1774年,瑞典化学家舍勒发现软锰矿(主要成分是MnO2)和浓盐酸混合加热能制取氯气:MnO2+4HCl(浓)MnCl2+Cl2↑+2H2O。现将17.4gMnO2与200g 36.5%的浓盐酸(过量)完全反应,把反应后所得溶液稀释到400ml。计算:
(1)生成Cl2的体积(折算成标准状况)为 L。
(2)反应中被氧化的HCl的物质的量为 mol。
(3)稀释后溶液中Cl的物质的量浓度为 mol/L。
(请写出必要的计算过程,否则不得分)

Copyright ©2020-2025 优题课 youtike.com 版权所有

粤ICP备2002484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