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列对四部史书的表述有错误的一项是( )
A.《战国策》记载了战国时期各国政治、军事、外交方面的一些活动,主要记录了各国谋臣的策略和言论。作者在记叙历史事件时,有时为了突出谋臣在历史事件中的决定作用,甚至编造一些情节。 |
B.我国第一部编年体史书是《春秋》,相传由孔子编定。第一部国别体史书是西汉刘向编辑的《战国策》。 |
C.《烛之武退秦师》选自我国第一部叙事较详细的编年体著作《左传》,作者相传是鲁国史官左丘明。《左传》是对历史著作《春秋》较为详细的叙述。 |
D.《史记》是我国第一部纪传体通史,是一部“究天人之际,通古今之变,成一家之言”的伟大著作。全书包括本纪、世家、列传、书和表,共一百三十篇。是二十四史之首,是一部无与伦比的百科全书。鲁迅先生称之为“史家之绝唱,无韵之离骚”。 |
下列词语书写无误的一项是()
A.卮酒彘肩遣将守关秋豪无犯 |
B.目眦白壁项庄舞剑意在沛公 |
C.瞋目诛杀劳苦功高为人不忍 |
D.拜谢有郤人为刀诅我为鱼肉 |
下列加点词的注音有误的一项是()
A.王关中(wàng)好(hào)美姬(jī)飨士卒(xiǎng) |
B.为龙虎(wéi)间行(jiàn)为击破沛公军(wèi) |
C.参乘(shèng)刀俎(zǔ)不胜杯杓(shēng) |
D.鲰生(zōu)瞋目(chēn)数目(shù) |
依次填入下面横线处的句子,与上下文衔接最恰当的一组是()
现在我们大学工科一年级开这门“阅读与写作”课,来替换以前的“写作”课。 。不少学生总是企望一蹴而就很快能写好文章,不明白多阅读会阅读才能提高写作水平。
①写作是输出,阅读是输入
②因为,写作和阅读不能分家
③输入质量不高,输出便成了无源之水
④道理是明摆着的,但付诸实践十分困难
⑤这样,提高写作水平往往也就成为空谈
A.②④⑤①③ | B.①④②③⑤ | C.①③⑤②④ | D.②①③⑤④ |
下列句子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A.我们对于“比较文学”是个陌生的概念,读读钱钟书的《谈中国诗》或许能引你走进这一陌生的境地。 |
B.为了响应市政府建设“森林城市”的号召,植树节时,学校派出了几十人次参加义务植树劳动。 |
C.水果营养丰富,但是它的表面常常黏附着对人体有害的细菌和农药,所以食用水果应该洗净削皮较为安全。 |
D.近些年有个现象:高中生在选择大学专业时倾向于选择就业机会多的热门专业,可是四年后热门专业往往由于毕业人数太多,反而成为最难就业的专业。 |
下列各句中划线的成语使用恰当的一项是()
A.蛙眼对于运动的物体简直就是明察秋毫,而对静止的物体却置若罔闻。 |
B.有些同学写的作文,文不加点,字迹潦草,阅读这样的文章,真叫人头疼。 |
C.英国的一项科学研究显示,播放一些古典音乐能促使食客情不自禁地慷慨解囊,有助于增加酒店收入。 |
D.学习总得靠个人努力,如果自己不长进,既便老师在旁边耳提面命,恐怕也无济于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