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下面《论语》章节的理解,正确的一项是
子路问:“闻斯行诸?”子曰:“有父兄在,如之何其闻斯行之?”
冉有问:“闻斯行诸?”子曰:“闻斯行之。”
公西华曰:“由也问‘闻斯行诸’,子曰‘有父兄在’;求也问‘闻斯行诸’,子曰‘闻斯行之’。赤也惑,敢问。”子曰:“求也退,故进之;由也兼人,故退之。”
A.体现了孔子有教无类的教育思想。 | B.体现了孔子言行合一的教育思想。 |
C.体现了孔子因材施教的教育思想。 | D.体现了孔子学思并重的教育思想。 |
下列各组词语中,字形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A.缭倒义愤填鹰恬然自安赴汤蹈火 |
B.寒喧踌躇惴惴不安瘦消不堪 |
C.残骇桅杆司马轻衫咀嚼赏鉴 |
D.洗漱纳罕孽根祸胎懵懂顽童 |
下列各组词语中,划线字读音都正确的一项是()
A.怯弱(qiè)纨绔(kù)戏谑(xuè)敛气屏声(bǐng) |
B.拓片(tuò)负疚(jiù)悚然(sǒng)沸反盈天(fú) |
C.吞噬(shì)脊髓(suí)撬开(hào)韬光养晦(huì) |
D.客栈(jiàn)朔漠(sù)迁谪(zhé)群山万壑(hè) |
下列各项中,对《红楼梦》故事情节的叙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A.王熙凤协理宁国府上任伊始,便召集宁国府各管事宣布:要依照我的要求行事,犯错的就马上处置。她为众人安排了各自的事项。不久对一迟到者,先训斥一番,后喝命打二十板子,交代与都总管来升,革他一个月银米。众人皆知凤姐的厉害而不敢偷闲了。 |
B.贾宝玉将北静王赠给他的一件珍宝转赠给林黛玉,林黛玉拒绝接受,说:“什么臭男人拿过的!我不要这东西。”(《红楼梦》) |
C.宝玉去探望生病的黛玉。黛玉看见通灵宝玉上面的字,念道:“莫失莫忘,仙寿恒昌。”晴雯说这与黛玉项圈上的字是一对。宝玉果然看到金锁上刻着癞头和尚送的字“不离不弃,芳龄永继”。(《红楼梦》) |
D.贾宝玉大观园题额题得好,小厮们抢走了他身上佩戴的荷包香袋之类。林黛玉以为宝玉给的那个荷包也给他们了,赌气回房,把正在给贾宝玉绣的香袋剪了。贾宝玉急忙解开衣领从贴身棉袄上解下林黛玉送给他的荷包。 |
下列语段各个句子的排序,正确的一项是 ( 2分 )
①古人见面常用的礼仪是拜礼和揖礼。②例如《滕王阁序》中有“他日趋庭,叨陪鲤对”。③《鸿门宴》中对这种座次的排列情况有详细的记述。④如果走过长者尊者面前,要小步快走,称为“趋”,以表示敬意。⑤前者以叩头跪拜为主,后者则以拱手示意为主。⑥古人很注意日常交往的礼节,仪表举止、言谈话语、坐立行走都要符合礼仪。⑦室内的座位,以坐西向东为尊,其次是坐北朝南,再次是坐南朝北,最卑的是坐东朝西。
A.⑥①⑤④②⑦③ | B.①⑤④②⑦③⑥ |
C.⑥⑦③①⑤④② | D.①⑤⑦③④②⑥ |
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 ( 2分 )
A.大多数人只有拥有了健全的精神、独立的思想以及创新的意识,整个社会才可能在经济、文化等领域获得长远的良性发展。 |
B.黄庭坚在书法方面擅长行书、草书、楷书都能卓然自成一家,与苏轼、米芾、蔡襄三人一起被誉为“宋四家”,拥有无数的追随者与研究者。 |
C.国家将在“十二五”期间推进供养型、养护型、医护型养老,实现每千名老年人拥有30张养老床位。 |
D.李光耀是深谙东西方文化的政治家,他将东方的儒家文化和西方现代的法制、民主思想融合,创立了别具一格的新加坡发展模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