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10 mL 0.01 mol·L-1的纯碱溶液中,不断搅拌并逐滴加入1.2 mL 0.05 mol·L-1盐酸,完全反应后在标准状况下生成二氧化碳的体积为( )
A.1.34 Ml | B.2.240 mL | C.0.672 mL | D.0 mL |
利用下列各组物质制备和收集少量相应气体,能采用下图实验装置的是
A.FeS与稀硫酸 | B.铜与浓硫酸 |
C.稀硝酸与铜片 | D.电石与水 |
双羟基铝碳酸钠是医疗上常用的一种抑酸剂,化学式是NaAl(OH)2CO3关于该物质的说法正确的是
A.该物质是Al(OH)3和Na2CO3的混合物 |
B.该物质属于复盐 |
C.该药剂适合胃溃疡患者服用 |
D.1 mol NaAl(OH)2CO3最多可消耗4 mol H+ |
CuSO4是一种重要的化工原料,其有关制备途径及性质如图所示。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CuSO4在1100℃分解所得气体X可能是SO2和SO3的混合气体 |
B.Y可以是葡萄糖溶液 |
C.相对于途径①,途径②更好地体现了绿色化学思想 |
D.将CuSO4溶液蒸发浓缩,冷却结晶可制得胆矾晶体 |
下列实验现象不能说明相关结论的是
A.向Al(OH)3沉淀中滴加NaOH溶液或盐酸,沉淀均消失,说明Al(OH)3是两性氢氧化物 |
B.将金属钠投入冷水中,钠熔为小球,说明钠与水的反应为放热反应且钠的熔点低 |
C.向AgCl浊液中滴加Na2S溶液,白色沉淀变成黑色,说明AgCl溶解度比Ag2S大 |
D.将铜与浓硫酸共热,产生使石蕊溶液变红的气体,说明浓硫酸被氧化 |
下列实验或反应中,最后固体质量增加的是
A.铜丝在空气中灼烧后迅速伸入乙醇蒸气中 |
B.铁粉与硫粉物质的量之比为1:1时混合加热 |
C.锌粉加入到氯化铜溶液中 |
D.去除氧化膜的铝条插入到浓硝酸中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