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客
题文

某中学组织夏令营时,同学们对河南登封少林寺“三教合一碑”产生了浓厚的兴趣。碑刻三人共一鼻子,一人正面,另两人均侧面(如图)。同学们就此议论:
甲:“三教”应是指佛教、基督教和伊斯兰教这世界三大宗教吧?
乙:可能不是。你看这幅图,三人共一个鼻子出气,加之碑名为“三教合一”,世界三大宗教何时“合一”过啊?。
丙:我认为这里的“三教”是在中国影响较大的释、道、儒。
问题:你对三位同学的观点分别有何看法?请简述理由。

科目 历史   题型 综合题   难度 中等
知识点: 宋明理学
登录免费查看答案和解析
相关试题

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在《伯罗奔尼撒战争史》中,修昔底德借尼西阿斯(古雅典将军)说出了这样一句话:“男人就是城邦。”
——马克壵《世界文明史》
(1)结合所学知识,解读材料一中“男人就是城邦”的内涵。
材料二1832年,英国选民从人口总数的大约2%增加到3.3%,但工人阶级被排斥在外。1836年后,工人阶级为争取选举权掀起了宪章运动。1866年后,英国通过两次议会改革,至1885年基本实现了成年男子普选权。第一次世界大战前,妇女为争取选举权展开了斗争。第二次世界大战前夕,英国已实现全民普选。
——摘编自钱乘旦《英国通史》
(2)依据材料二,指出近代英国选举权的变化经历了哪几个阶段?
材料三 自1953年以来,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及各级人民代表大会选举法,对于各省、自治区、直辖市应选全国人民代表大会代表的名额,均按照农村每一代表所代表的人口数四倍于城市每一代表的人口数的原则分配。
——根据1953-2009年我国实行的人民代表大会选举法
材料四第十六条 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名额,由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根据各省、自治区、直辖市的人口数,按照每一代表所代表的城乡人口数相同的原则,以及保证各地区、各民族、各方面都有适当数量代表的要求进行分配。
——摘自2010年十一届全国人大第三次会议关于修改选举法的决定
(3)依据材料三、四,指出我国农村地区在全国人大代表中所占比例的变化,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产生这种变化的原因。
材料五为了保障人民民主,必须加强法制。必须使民主制度化、法律化,使这种制度和法律不因领导人的改变而改变,不因领导人的看法和注意力的改变而改变。……所以,应该集中力量制定刑法、民法、诉讼法和其他各种必要的法律。
(4)材料五体现了怎样的的思想?以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新时期的具体史实说明我国是如何实践这一思想的。

建设“丝绸之路经济带”和“海上丝绸之路”的“一带一路”构想,已经成为当下中国外交战略和中国国家战略。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汉代丝绸之路与宋代丝绸之路

(汉代)

(宋代)
材料二新航路开辟图

(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分析宋代丝绸之路比汉朝有了哪些新发展?分析宋代海上丝路繁荣的原因。
(2)根据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从背景与影响两个角度分析新航路与中国丝路的不同。
材料三亚欧大陆桥

(3)综合以上材料和问题,结合当今经济发展趋势,谈谈你对丝绸之路的认识。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李贽的悲观不仅属于个人,也属于他所生活的时代。传统的政治已经凝固,类似宗教改革或者文艺复兴的新生命无法在这样的环境中孕育。社会环境把个人理智上的自由压缩在极小的限度之内,人的廉洁和诚信,也只能长为灌木,不能形成丛林。
——黄仁宇《万历十五年》
(1)依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简要分析在李贽的时代“无法孕育类似宗教改革或者文艺复兴的新生命”的原因。
材料二日本学者福泽渝吉在《文明论概略》中就社会转型的问题说:汲取欧洲文明,必须先其难者而后其易者,首先变革人心,然后改变政令,最后达到有形的物质。按照这个顺序做,虽然有困难,但是没有真正的障碍,可以顺利达到目的。倘若次序颠倒,看似容易,实则不通。
——摘编自福泽渝吉《文明论概略》
(2)结合所学知识,以欧洲和中国近代化发展历程为例来说明材料二中的观点。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有圣人起,寓封建之意于郡县之中,而天下治矣!……何则?封建之失,其专在下;郡县之失,其专在上。古之圣人,以公心待天下之人,胙(zuò,赐予)之土而分之国;今之君人者,尽四海之内为我郡县犹不足也,人人而疑之,事事而制之,……民乌得而不穷,国乌得而不弱?
——摘自顾炎武《郡县论》
材料二本宪法及依照本宪法所制定之合众国法律……均为全国的最高法律;任何一州宪法或法律中的任何内容与之抵触时,均不得违反本宪法。
任何一州都不得缔结任何条约,参加任何同盟或邦联;任何一州,未经国会同意,不得与他州或外国缔结协定或盟约。
本宪法未授予合众国也未禁止各州行使的权力,分别由各州或由人民保留。
——摘编自美国1787年宪法
材料三中华人民共和国各民族一律平等。国家根据各少数民族的特点和需要,帮助各少数民族地区加速经济和文化的发展。各少数民族聚居的地方实行区域自治,设立自治机关,行使自治权。各民族自治地方都是中华人民共和国不可分离的部分。
——《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
为了维护国家的统一和领土完整,保持香港的繁荣和稳定,并考虑到香港的历史和现实情况,国家决定,……设立香港特别行政区。香港特别行政区是中华人民共和国的一个享有高度自治权的地方行政区域,直辖于中央人民政府。
——《中华人民共和国香港特别行政区基本法》
回答:
(1)根据材料一,顾炎武笔下的“封建”是指什么制度?他认为“郡县”存在哪些弊端?
根据材料二,美国1787年宪法在哪些方面对中央(合众国)与地方(州)权力作出了明确的规定?上述规定体现了什么施政原则?美国由此确立了怎样的政治制度?
(2)根据材料三,指出新中国对地方行政体制的探索,这些探索表明我国在地方行政区划设置上既有“统一要求”又有“具体区别”,请结合材料和所学知识予以说明。

比较法是历史学习常用的一种重要方法。按要求回答下列问题:
(1)结合所学知识,完成《近代英国与德国政治体制比较表》


英国
德国
国家元首的权力
国王“统而不治”

政府产生方式

皇帝任命
政府与议会的关系

宰(首)相、议会对皇帝负责
政治体制


下列图片情景分别发生于哪一年?结合所学知识,与图片情景相关的两次战争对中华民族国际地位的影响有何不同?

共产党之占领台湾,势将直接威胁太平洋之安全,并威胁在该区域履行合法而必要之活动的美国部队。因此,本人命令美国第七舰队防止对台湾之任何进攻。
——美国总统杜鲁门的声明(1950年6月)
美国认识到,在台湾海峡两边的所有中国人都认为只有一个中国,台湾是中国的一部分。美国政府对这一立场不提出异议。美国……确认从台湾撤出全部美国武装力量和军事设施的最终目标。
——《中美联合公报》(1972年2月)
(2)根据上述材料,20世纪50年代初和70年代初,美国政府对台湾政策有何不同?这一变化反映出该时期中美关系发生了什么重大变化?

Copyright ©2020-2025 优题课 youtike.com 版权所有

粤ICP备2002484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