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客
题文

阅读下文,完成文后各题。
元晖,字景袭。少沉敏,颇涉文史。宣武即位,为给事黄门侍郎。
  初,孝文迁洛,旧贵皆难移,时欲和众情,遂许冬则居南,夏便居北。宣武颇惑于左右之言,外人遂有还北之闻,至乃牖卖田宅,不安其居。晖乃请间言事,具奏所闻,曰:“先皇移都以百姓恋土故发冬夏二居之诏权宁物意耳乃是当时之言实非先皇深意。且比来迁人,安居岁久,公私计立,无复还情。伏愿陛下终高祖既定之业,勿信邪臣不然之说。”帝纳之。
  再迁侍中,领右卫将军,虽无补益,深被亲宠。凡在禁中要密之事,晖别奉旨,藏之于柜,唯晖入乃开,其余侍中、黄门莫有知者。时侍中卢农亦蒙恩眄,故时人号曰:“饿彪将军,饥鹰侍中”。迁吏部尚书。纳货用官,皆有定价,大郡二千匹,次郡一千匹,下郡五百匹,其余官职各有差,天下号曰市曹。出为冀州刺史。下州之日,连车载物,发信都至汤阴间,首尾相属,道路不断。其聚敛无极,百姓患之。
  明帝初,征拜尚书左仆射,诏摄吏部选事。晖上书论政要:其一曰:御史之职,务使得贤。必得其人,不拘阶秩,久于其事,责其成功。其二曰:安人宁边,观时而动。顷来边将亡远大之略,贪万一之功,斯乃庸人所为,锐于奸利之所致也。愚谓数年以来,唯宜静边,以息召役,安人劝农,惠此中夏(中原)。请严敕边将,自今有戍贼求内附者,不听辄遣援接,皆须表闻。违者虽有功,请以违诏书论。其三曰:国之资储,唯籍河北。饥馑积年,户口逃散,生长奸诈,因生隐藏,出缩老小,妄注死失,收人租调,割入于己。人困于下,官损于上。自非更主权制,善加检括,损耗之来,方在未已。请求其议,明宣条格。帝纳之。
  晖雅好文学,招集儒士崔鸿等撰录百家要事,以类相从,名为《科录》,凡二百七十卷,上起伏羲,迄于晋,几十四代。晖疾笃,表上之。卒,谥曰文宪。
——节选自《北史》卷一五
对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解释,正确的一项是

A.伏愿陛下终高祖既定之业终:终结
B.首尾相属,道路不断属:隶属
C.久于其事,责其成功责:责备
D.国之资储,唯籍河北籍:依靠

下面各组语句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不相同的一组是

A.遂许冬则居南故木受绳则直,金就砺则利。
B.宣武颇惑于左右之言六艺经传皆通习之,不拘于时
C.安人宁边,观时而动于是饮酒乐甚,扣舷而歌之
D.请以违诏书论野马也,尘埃也,生物之以息相吹也

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不正确的一项是

A.任给事黄门侍郎时,元晖极力劝阻宣武帝,叫他不要将都城迁回北边,不要相信奸臣的胡说。
B.任吏部尚书时,元晖卖官鬻爵,官大价高,而且他无休无止地聚敛财物,使百姓不得安宁。
C.元晖上书朝廷,主张不拘限于官阶品秩让贤臣担任御史的职务,并可让他们长期任职,宣武帝采纳了他的建议。
D.针对地方上利用各种奸诈方法收敛百姓的租税归入私囊的现象,元晖主张设立规定,严加检查控制。
科目 语文   题型 文言文阅读   难度 中等
登录免费查看答案和解析
相关试题

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后面题目。
章望之字序
欧阳修
校书郎章君,尝以其名望之来请字,曰:“愿有所教,使得以勉焉而自勖者。”予为之字曰表民,而告之曰:古之君子所以异乎众人者,言出而为民信,事行而为世法,其动作容貌皆可以表于民也。故纮綖延冕弁以为首容,佩玉玦环以为行容,衣裳黼黻以为身容。手有手容,足有足容,揖让登降,献酬俯仰,莫不有容,又见其宽柔温厚、刚严果毅之色,以为仁义之容。服其服,载其车,立乎朝廷而正君臣,出入宗庙而临大事,俨然人皆望而畏之,曰:“此吾民之所尊也。”非民之知尊君子,而君子者能自修而尊者也。然而行不充于内,德不备于人,虽盛其服,文其容,民不尊也。
名山大川,一方之望也,山川之岳渎,天下之望也。故君子之贤于一乡者,一乡之望也;贤于一国者,一国之望也;名烈著于天下者,天下之望也;功德被于后世者,后世之望也。孝慈友悌达于一乡,古所谓乡先生者,一乡之望也。春秋之贤大夫,若随之季良、郑之子产者,一国之望也。位于中而奸臣贼子不敢窃发于外如汉之大将军;出入将相,朝廷以为轻重,天下系其安危,如唐之裴丞相者,天下之望也。其人已殁,其事已久,闻其名,想其人,若不可及者,夔、龙、稷、契是也。其功可以及百世,其道可以师百王,虽有贤圣莫敢过之者,周、孔是也。此万世之望,而皆所以为民之表也。
传曰:“其在贤者,识其大者远者。”章君儒其衣冠,气刚色仁,好学而有志。其然修乎其外,而辉然充乎其内,以发乎文辞,则又辩博放肆而无涯。是数者皆可以自择而勉焉者也,是固能识夫远大者矣。虽予何以勖焉,第因其志,广其说,以塞请。庆历三年六月日序。
对下列句子中加点的字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服其服,其车载:装载
B功德于后世者被:覆盖
C其然修乎其外絜:高洁
D是固能夫远大者矣识:识别
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意义和用法都相同的一项是
A 古之君子所以异众人者相与枕藉舟中
B 俨然人皆望畏之三餐反,腹犹果然
C 其在贤,识其大者远者师,所以传道授业解惑也
D 虽予何以勖积土成山,风雨兴
把文中画线句子翻译。
虽盛其服,文其容,民不尊也。
此万世之望,而皆所以为民之表也。
第因其志,广其说,以塞请。
本文的写作目的是什么?请简要概括。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小题
圬者王承福传
韩愈
圬之为技,贱且劳者也。有业之,其色若自得者。听其言,约尽。问之,王其姓。承福其名。世为京兆长安农夫。天宝之乱,人为兵。持弓矢十叁年,有官勋,弃之来归。丧其土田,手镘衣食,余叁十年。舍于市之主人,而归其屋食之当焉。视时屋食之贵贱,而上下其圬之佣以偿之;有余,则以与道路废疾饿者焉。
又曰:“粟,稼而生者也;若布与帛,必蚕绩而后成者也;其他所以养生之具,皆待人力而后完也;吾皆赖之。然人不可遍为,宜乎各其能以相生也。故君者,理我所以生者也;而百官者,承君之化者也。任有大小,惟其所能,若器皿焉。食而怠其事,必有天殃,故吾不敢一日舍镘以嬉。夫镘易能,可力焉,又诚有功;取其直,虽劳无愧,吾心安焉。夫力易强而有功也;心难强而有智也。用力者使于人,用心者使人,亦其宜也。吾特择其易为无傀者取焉。
“嘻!吾操镘以入富贵之家有年矣。有一至者焉,又往过之,则为墟矣;有再至、叁至者焉,而往过之,则为墟矣。问之其邻,或曰:“噫!刑戮也。”或曰:“身既死,而其子孙不能有也。”或曰:“死而归之官也。”吾以是观之,非所谓食焉怠其事,而得天殃者邪?非强心以智而不足,不择其才之称否而冒之者邪?非多行可愧,知其不可而为之者邪?将富贵难守,薄宝而厚飨之者邪?抑丰悴有时,一去一来而不可常者邪?吾之心悯焉,是故择其力之可能者行焉。乐富贵而悲贫贱,我岂异于人哉?”
又曰:“功大者,其所以自奉也博。妻与子,皆养于我者也;吾能薄而功小,不有之可也。又吾所谓劳力者,若立吾家而力不足,则心又劳也。”一身而二任焉,虽圣者不可为也。
愈始闻而惑之,又从而思之,盖所谓“独善其身”者也。然吾有讥焉谓其自为也过多其为人也过少其学杨朱之道者邪杨之道不肯拔我一毛而利天下。而夫人以有家为劳心,不肯一动其心以蓄其妻子,其肯劳其心以为人乎哉?虽然,其贤于世者之患不得之,而患失之者,以济其生之欲,贪邪而亡道以丧其身者,其亦远矣!言,有可以警余者,故余为之传而自焉。
对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语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人为兵发:征调 B各其能致:尽力
C知其不可而为之者强:勉力 D余为之传而自焉鉴:照(镜子)
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的词语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组是
A约尽蟹六跪二螯
B则以与道路废疾饿者焉人又谁能以身察察受物之汶汶者乎
C食而怠其事三人行必有我师焉
D又言,有可以警余者闻道也固先乎吾
下列对原文内容概括与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韩愈认为用力者使于人,泥瓦匠王承福不做官而做低贱辛苦的泥瓦匠是应该的。
B.泥瓦匠王承福认为那些富贵人家富不过二代三代是因为对自己的能力没有正确的评价。
C.泥瓦匠王承福认为一个人只能尽自己的能力做好一件事,劳心又劳力是圣人也做不到的。
D.韩愈认为王承福虽然做到了独善其身,但一毛不拔,不利天下。

用“/”给文中画波浪线的句子断句
然 吾 有 讥 焉 谓 其 自 为 也 过 多 其 为 人 也 过 少 其 学 杨 朱 之 道 者邪 杨 之 道 不 肯 拔 我 一 毛 而 利 天 下。
把文中划横线的句子译成现代汉语
视时屋食之贵贱,而上下其圬之佣以偿之。
其贤于世者之患不得之,而患失之者,以济其生之欲,贪邪而亡道以丧其身者,其亦远矣!

阅读下面的三段文言文,完成后面题目。
选文(一)
夫人之相与,俯仰一世。或取诸怀抱,悟言一室之内;或因寄所托,放浪形骸之外。舍万殊,静躁不同,当其欣于所遇,暂得于己,快然自足,不知老之将至;及其所既倦,情随事迁,感慨系之矣。向之所欣,俯仰之间,已为陈迹,犹不能不以之兴怀,况短随化,终期于尽!古人云,“死生亦大矣。”岂不痛哉!
每览昔人兴感之由,若合一,未尝不临文嗟悼,不能之于怀。知一死生为虚诞,彭殇为妄作。后之视今,亦犹今之视昔。悲夫!故列叙时人,录其所述。虽世殊事异,所以兴怀,其致一也。后之览者,亦将有感于斯文。
(节选自王羲之《兰亭集序》)
选文(二)
苏子愀然,正襟坐而问客曰:“何为其然也?”客曰:“月明星稀,乌鹊飞,此非曹孟德之诗乎?西望夏口,东望武昌。山川相缪,郁乎苍苍;此非孟德困于周郎者乎?方其破荆州,江陵,顺流而东也,舳舻千里,旌旗蔽空,酾酒临江,横槊赋诗;一世之雄也,而今安在哉?况吾与子渔樵于江渚之上,鱼虾而糜鹿,驾一叶之扁舟,举匏樽以相寄蜉蝣于天地,渺沧海之一粟。哀吾生之须臾,羡长江之无穷;挟飞仙以遨游,抱明月而长终;知不可乎骤得,托遗响于悲风。”
(节选自苏轼《赤壁赋》)
选文(三)
丘处机,登州栖霞人,自号长春子。儿时,有相者谓其异日当为神仙宗伯。年十九,为全真学于宁海之昆仑山,与马钰、谭处端、刘处玄、王处一、郝大通、孙不二同师重阳王真人。重阳一见处机,大之。金、宋之,俱遣使召,不赴。
岁己卯,太祖自乃蛮命近臣札八儿、刘仲禄持诏求之。处机一日忽语其徒,使促装,曰:“天使召我,我当往。”翌日,二人者至,处机乃与弟子十有八人同往见焉。明年,宿留山北,先驰表谢,拳拳以止杀为劝。又明年,使再至,乃发抚州,经数十国,为地万有余里。盖血战场,避寇叛域,绝粮沙漠,自昆仑历四载而始达雪山。常马行深雪中,马上举策试之,未及积雪之半。既见,太祖大悦,赐食、设庐帐甚饬。
太祖时方西征,日事攻战,处机每言欲天下者,必在乎不嗜杀人。及问为治之方,则对以敬天爱民为本。问长生久视之道,则告以清心寡欲为要。太祖深其言,曰:“天赐仙翁,以朕志。”命左右书之,且以训诸子焉。于是锡之虎符,副以玺书,不斥其名,惟曰“神仙”。一日雷震,太祖以问,处机对曰:“雷,天威也。人罪莫大于不孝,不孝则不顺乎天,故天威震动以警之。似闻境内不孝者多,陛下宜明天威,以导有众。”太祖从之。岁癸未,太祖大猎于东山,马,处机请曰:“天道好生,陛下春秋高,数畋猎,非宜。”太祖为罢猎者久之。
时国兵践蹂中原,河南、北尤甚,民罹俘戮,无所逃命。处机还燕,使其徒持牒招求于战伐之余,由是为人奴者得复为良,与滨死而得更生者,毋虑二三万人。中州人至今称道之。
岁乙酉,荧惑犯尾,其占在燕,处机祷之,果退舍。丁亥,又为旱祷,期以三日雨,当名瑞应,已而亦验。有旨改赐宫名曰长春,且遣使劳问,制若曰:“朕常念神仙,神仙毋忘朕也。”六月,浴于东溪,越二日,天大雷雨,太液池岸北水入东湖,声闻数里,鱼鳖尽去,池遂涸,而北口高岸亦崩,处机叹曰:“山其摧乎,池其涸乎,吾将与之俱乎!”遂卒,年八十。其徒尹志平等世奉玺书掌其教,至大间加赐金印。
(选自《元史·卷二百二·列传第八十九》)
.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的意思相同的一项是()

A.①若合一②太祖深其言
B.①虽舍万殊②使再至
C.①知一死生为虚诞②一世之雄也
D.①及其所既倦②此非孟德困于周郎者乎

.对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的词的解释,全都正确的一组是()

A.①不能之于怀喻:明白。
②况短随化修:修为,修养。
B.①正襟坐而问客曰危:危险。
②举匏樽以相属:聚集。
C.①金、宋之,俱遣使召季:先后交接的时候。
②太祖大猎于东山,马踣:跌倒
D.①盖血战场,避寇叛域蹀:踩,踏。

②其徒尹志平等世奉玺书掌其教袭:继承。
.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语的活用方法相同的一项是()

A.①彭殇为妄作②处机每言欲天下者
B.①况吾与子渔樵于江渚之上②重阳一见处机,大
C.①月明星稀,乌鹊飞②鱼虾而糜鹿
D.①天锡仙翁,以朕志②方其破荆州,江陵

.对选文(三)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丘处机十九岁时出家,皈依在王重阳真人门下,成为王真人嫡传的“全真七子”中的一员。
B.丘处机与十八名弟子一行不远万里,历尽艰辛,历经四年抵达成吉思汗驻地,他们此行意在止杀,为此甚至在雪地里都经常拿起经卷彼此讨论。
C.当成吉思汗向丘处机询问长生之术时,丘处机坦言关键在于清心寡欲。成吉思汗非但没有责怪丘处机,反而极为敬重他,赐给他虎符和玺书,尊称他为“神仙”。
D.凭着度牒,丘处机师徒借入教的名义拯救了大量汉人,受到百姓称赞。后,元太祖将丘处机所居道观改名为长春宫,并派遣使者慰问丘处机。

.将选文中划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或取诸怀抱,悟言一室之内;或因寄所托,放浪形骸之外。(《兰亭集序》)
(2)寄蜉蝣于天地,渺沧海之一粟。哀吾生之须臾,羡长江之无穷。(《赤壁赋》)
(3)由是为人奴者得复为良,与滨死而得更生者,毋虑二三万人。(《元史▪丘处机传》)

阅读下面一段文字,完成文后各题。
定州众春园记
【宋】韩琦
天下郡县,无远小大,位署之外,必有园池台榭观游之所,以通四时之乐。前人勤兴之,后辄废焉者,盖私于其心惟已之利者之所为也。彼私而利者不过曰:“吾之所治,传舍焉耳,满岁则委之而去。苟前之所为,尚足以容吾寝食饮笑于其间,可矣。何必劳而葺之以利后人?而使好事者以为勤人而务不急,取戾焉,吾不为也。”
噫!彼专一人之私以自利,宜其所见者隘而弗为也,公于其心而达众之情者则不然。夫官之修职、农之田、工之治器、商之通货,早暮汲汲以忧其业,皆所以奉助公上而养其室家。当良辰嘉节,岂无一日之适以休其心乎?孔子曰:“百日之蜡,一日之泽。”子贡犹不知,况私而自利者哉!中山之地,自唐天宝失御,盗据戎猾,兵革残困,民不知为生之乐者,百有余年。至我朝而后,始见太平,亭障一清,生类蕃育。不有时序观游之所,俾是四民间有一日之适以乐太平之事,而知累圣仁育之深者,守臣之过也。非公于其心而达众之情者,又安及此乎?
郡城东北隅,潴水为塘,广百余亩,植柳数万本,亭榭花卉之盛,冠于北垂。盖今宣徽李公昭亮始兴之,后实废焉。予之来,惧陷其心于不公也,复完而兴之。凡栋宇树艺前所未备者,一从新意,有漏缺。又治长堤,凿门西南隅,以便游者。于是园池之胜,益倍畴昔,总而名之曰“众春园”。庶乎良辰佳节,太守得与吏民同一日之适,游览其间,以通乎圣时无事之乐,此其意也。后之人视园之废兴,其知为政者之用心
【注】①戾:罪过。 ②百日之蜡,一日之泽:一年的辛苦,才得到一天的放松。蜡,年终祭祀。泽,同“释”,释放,放松。 ③俾:使。 ④潴:zhū,蓄积。 ⑤畴昔:往日。
对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无远小大迩:近
B.取戾焉徒:白白地
C.农之田服:从事
D.有漏缺罔:迷惑

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字的意义和用法都相同的一组是()

A.①前人勤兴之②逝者如斯,未尝往也
B.①皆所以奉助公上而养其室家②所以游目骋怀,足以极视听之娱
C.①子贡犹不知②吾今报府
D.①其知为政者之用心②驰椒丘且止息

下列各句对原文有关内容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A.本文是一篇有关重修定州众春园的记事,文中说明了重修众春园的原因及修建观游之所的社会意义。
B.作者在文中批评了那些一心只考虑自己利益的官员,他们心胸狭隘,明哲保身,不愿为百姓修建观游之所。
C.作者认为只有内心为公众利益着想而且通晓百姓情怀的人,才能体察民生之苦,努力使百姓享受太平盛世之乐。
D.作者认为李昭亮让园子荒废了,有失公心,于是重修园子,希望后来者能从中理解执政者的良苦用心。

翻译下列句子。
①不吾知其亦已兮,苟余情其信芳。
②况修短随化,终期于尽!
③苟非吾之所有,虽一毫而莫取。
④此所以学者不可以不深思而慎取之也。

Copyright ©2020-2025 优题课 youtike.com 版权所有

粤ICP备2002484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