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A、B、C、D四种金属,将A与B用导线连接起来,浸入电解质溶液中,B不易被腐蚀。将A、D分别投入等物质的量浓度盐酸中,D比A反应剧烈。将铜浸入B的盐溶液里,无明显变化,如果把铜浸入C的盐溶液里,有金属C析出。据此判断它们的活动性由强到弱的顺序是( )
A.A>B>C>D B.D>A>B>C
C.C>A>B>D D.B>C>A>D
常温下,取浓度均为0.05mol·L-1的弱酸HA溶液和氨水溶液各20mL,分别用0.05mol·L-1NaOH溶液、0.05mol·L-1盐酸进行中和滴定,滴定过程中pH随滴加溶液的体积变化关系如下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曲线a:滴加溶液到10mL时:c(A-)>c(Na+)>c(H+)>c(OH-)
B.曲线a:滴加溶液到20mL时:c(Cl-)>c(NH4+)>c(OH-)>c(H+)
C.曲线b:滴加溶液到10mL~20mL之间存在:c(NH4+)=c(Cl-)>c(OH-)=c(H+)
D.曲线b:滴加溶液到20mL时:c(Na+)=c(A-)+c(HA)
a、b、c、d是原子序数依次递增的四种元素, a、b、c三种元素的原子核外电子数之和与Cl-的核外电子数相等,a、c分别得到一个电子后均形成稀有气体原子的稳定电子层结构,d是生活中用量最大的金属,其简单离子有两种常见价态,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离子半径:c>b>a |
B.a与c形成化合物的溶液有毒,要密封保存于玻璃瓶中 |
C.a2b2与d的一种较高价态离子的盐溶液混合时会产生大量的b3 |
D.d高价离子在溶液中与c的低价离子因发生氧化还原反应而不能大量共存 |
下列选项中有关离子方程式的书写正确的是()
A.过氧化钠固体与水反应:2O22-+2H2O=4OH-+O2↑ |
B.H2SO4与Ba(OH)2溶液反应:Ba2++OH-+H++SO42-=BaSO4↓+H2O |
C.过量的CO2通入Ca(ClO)2溶液中:ClO-+CO2+H2O=HCO3-+HClO |
D.硫化钠水溶液呈碱性的原因:S2-+2H2O![]() |
已知反应:A(g)+3B(g)2C(g),
。在容积为1L的固定体积的容器中充入1molA、3molB,各物质浓度随时间变化的曲线如图所示,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第18-24分钟用B物质表示的反应速率为0.025mol·L-1·min-1
B.容器中气体的平均摩尔质量不再发生变化时反应达到了平衡状态
C.前10分钟内反应放出的热量为Q/2kJ
D.第18分钟时改变的条件是增大了压强
为了检验某种晶体的成分,下列实验叙述中正确的是()
A.观察样品呢 ,呈块状、绿色,该晶体中肯定有铜离子 |
B.用纯净的铂丝蘸取该样品的溶液,置于酒精灯火焰上灼烧,火焰呈黄色,说明样品中有Na+但不一定无K+ |
C.取适量该晶体溶于蒸馏水,加少量稀盐酸,无现象,再滴入几滴BaCl2溶液,有白色沉淀生成,则可证明晶体的成分中含有SO42- |
D.取少量该晶体放入试管中,加热,将产生的气体通过硫酸铜粉末,硫酸铜粉末变蓝,则可证明晶体的成分中含有结晶水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