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世纪初的中国,文化开始走向平民,主要得益于
①通俗教育 ②白话文 ③个性解放 ④北京大学的推动
| A.②③④ | B.①②③④ | C.①② | D.①②③ |
明嘉靖年间,户部主事海瑞向深居西苑、潜心修道的皇帝上疏,直言其“竭民脂膏,滥兴土木,二十余年不视朝,法纪弛矣”。此举
| A.意在规劝嘉靖皇帝遵守法律 | B.履行监察部门的监督职责 |
| C.体现了理学倡导的社会责任感 | D.反映了君臣间的权力之争 |
“学问以格物致知为先,明善诚身为要,凡诗书、尚书等六经文字,孔子与孟子的遗言,都下过工夫。”的学者是
| A.朱熹 | B.陆九渊 | C.王守仁 | D.李贽 |
西方传教士利玛窦在明朝时来到中国,他可能看到的现象有
| A.三省六部的官员定期上朝议事 |
B.《四书章句集注》为科举考试内容 |
C.安徽三庆班徽戏剧团进京献艺 |
| D.工匠们在作坊中制作珐琅瓷器 |

(2009年3月南京市高三第一次调研3题)曾被康熙帝称为”集大成而绪十百年绝侍之学,开愚蒙而立亿万世一定之规”,其著作成为后世科举考试依据的儒学思想家是
宋明理学家普遍倡导“存理去欲”的修养论,“格物”、“格心”的认识论,“成贤成圣”的境界论,“齐家平天下”的功名论,其根本出发点是
| A.修身养性,提高个人修养 | B.培养经世致用的人才 |
| C.规范社会秩序,实现社会和谐 | D.树立理学的统治地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