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下面一段文字,完成下题。
水 仙
许多东西,不一定要比出个谁好谁歹孰优孰劣来,譬如是晴天好呢阴天好呢?是倔强好呢还是温柔性格好呢?是书法作品好呢还是绘画作品好呢?所以风马牛不相及的东西或者相及而不相属的事,不可同题而语的。晴久了便盼好雨,雨久了又望天睛。盼雨时雨忽地来了,淋湿了晾晒的衣服,冲走了晒场上的谷物,你又咒骂雨来的不是时候。性格倔强的人吃的有亏受的有益;性格温柔的人讨得便宜但也尝过许多哑巴黄连。写字的说书法高尚,作画的说作画美妙。大千世界,人各有爱,爱非单一。如果一定要一个人回答他最爱的是什么,他或许会有一番思考,如果不是信口开河的话。况且此时之非爱不一定将来就不爱,而今日之宠爱不一定永久爱之。人生观念之转变有时竟是一瞬间的事情呢。
植物中,我爱的就很多。麦苗青菜花黄,我爱;松竹梅菊四君子,我爱;纤纤飘柔的兰花,淡抹素装的海棠,雍容华贵的牡丹,我也爱。我数不出能恨得起来的植物。就是荆棘,也能变成篱笆,不说爱它起码也说不上恨它。水仙,算是够娇嫩的吧,看看那绿得滴翠的叶子,摸一摸仿佛就会沁出透明的玉液来;它也算是柔顺的吧,你只要约略掌握一些养它的要领,便可以把握它速发或迟发,刚好于春节期间回报你一束文文静静的花儿,使苍凉的寒日生出许多生气,平添了室内幽雅的韵味。
我爱花,但却不精心养花。朋友曾送给我两盆,一盆是山茶,说是好品种,春节可以开放,于初冬便结了蓓蕾,我以为它要早放,便不给它喝水,不久看看,蓓蕾一个个萎缩了干枯了。一盆是文竹,它纤细单薄的姿态好像一阵风就会把它吹干,便总不住地浇水,不久就委黄,结果淹死了。我虽没像林黛玉那样去葬花,悼花,但面对干死淹死的花草不免一阵阵悲凉。于是,有机会能得到再好的花儿也不去领受,怕伤了花草又惹起自责和悲怜,只养些铁树仙人掌之类。可偏偏只有养水仙,才支撑着我养花的信心。别看水仙娇嫩,其实它特别坚强:它开放在初春,不畏寒季;它并不需要多么特殊的生活环境,一把碎石,半碟清水,便蓬蓬勃勃郁郁葱葱地生长起来。
养水仙,也可以用土培植。但我年年养它,只有清水,因为它是洁物啊!今年,我在盛有清水的透明的玻璃缸中没放沙砾碎石,只把从黄河边带回的黄河石、三峡带回的三峡石、雨花台前带回的雨花石作基础,那水仙更透明长得也特好,春节间开的花也特葳蕤。水仙的花是六个瓣儿。飞雪是室外的花,而水仙是室内的花儿。也不艳,不似牡丹花之类,用大红大紫去招惹别人赏它。它只是淡淡的开着,待春天真的来了,便平平静静地走完了自己的路程,明年在这个时候又会这样地开放起来。
其实,社会上爱水仙的君子一定不在少数,否则,市面上出售水仙种苗的不会那么多。养水仙的同道们一定会发觉:一个事物只要去细心地发掘它的美,便一定会爱得起它来。由于自己的无知只看到某些事物薄弱和丑陋的一面就枪毙了许多美,那便是寡陋无情了。中国几千年的文明不是有一个昭若日月的精髓吗?这精髓便是博爱。既爱水仙爱松柏也爱荆棘,爱植物爱动物也爱自然,爱亲近的人爱性格相融的人也爱观点相悖的人。不迁就他们的弱点而欣赏他们的长处,就像不挑剔水仙的娇嫩纤细而发现它的坚强高洁一样。多一些爱,少一些争斗;多一些理解少一些偏见,那世界不就是花的世界,社会不就是充满了爱的社会了吗?(1)文中哪一句话点明了“这精髓便是博爱”中“博爱”的具体内容?
(2)“由于自己的无知只看到某些事物薄弱和丑陋的一面就枪毙了许多美”中“无知”在文中具体指什么?请简要回答。
(2)因没掌握养山茶花及文竹的要领而害怕养其他花。作者为什么说“可偏偏只有养水仙,才支撑着我养花的信心”?在作者眼里,“水仙”是一种什么样的花?请简要回答。
本文的标题是“水仙”,但文章第一段却不是写花,这是为什么?
下列对文章的分析和鉴赏,正确的两项是( )
A.作者特意点出用黄河石、三峡石、雨花石来养水仙养得特好是一种象征写法,目的是暗示作者热爱社国大好河山的情感。 |
B.作者用极富哲理性的语言,通过养水仙这一生活小事,抒发了作者渴望社会和谐友爱的愿望。 |
C.文章除水仙外,还提到了其他许多花草,其主要作用就是为了突出水仙的坚强、幽雅、高洁的形象。 |
D.本文语言朴实无华,但作者正是在平淡的描绘与叙述中,阐明了抽象复杂的人生哲理,亲切形象地表达了对博爱的渴望和礼赞。 |
E、作者在文章中,借养水仙这一小事,暗示了知道的重要性,委婉地批评了不科学种花的行为。
把下列句子填入横线,排序最恰当的一项是()
书法是易学难精的艺术。作为一门传统艺术,______________。唯其如此,才能成为生活中真正的随心所欲不逾矩的书法大家。
①它要求笔墨有出处,结字有法度 ②诚然,既定的法度有时会使书法显得死板 ③传承是它显著的特征 ④“穿着汉唐服装,舞出时代风采” ⑤但是一流的书法家都是从法度中走出来的 ⑥不像现代艺术那样可以“天马行空为所欲为”
A.③①⑤④②⑥ | B.①③⑤④②⑥ | C.③①⑥②⑤④ | D.①③⑥②④⑤ |
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
A.从一个积贫积弱、落后挨打的国家,变成一个巍然在世界东方的发展中大国,60年来,中国实现了令世界惊羡的“美丽转身”。 |
B.在印度、日本等国纷纷表示将力争增强本国文化的国际地位之后,如何进一步提高中国文化的影响力成了中国学者研讨的中心问题。 |
C.在当时,包身工住的工房由日本警察、巡捕、带工头手下的流氓紧紧地封锁着,实际上是一所管理得十分严密的监狱。 |
D.在山西某砖窑,被诱骗来的孩子们大多从事制造瓦坯的活计,他们几乎以每三十秒一次的频率反复,一日下来以千次计。 |
下列各句中,加点的成语使用不恰当的一项是()
A.那些曾经指点江山、叱咤风云的国际政治人物不会被历史所遗忘,他们的一举一动依然吸引着世界的目光。 |
B.著名歌唱家刘欢演唱的那首《赞诸葛》真是长歌当哭,如泣如诉,让人潸然泪下。 |
C.艾青对他的养母大堰河的爱是发自内心的,因为大堰河对他的爱是让他刻骨铭心的。 |
D.回望过去的岁月,无论是悲喜忧乐,还是得失成败,都串联起如星辉斑斓般美好的回忆,闪烁在我洒满阳光的花样年华。 |
下列关于文学常识的表述,有错误的一项是()
A.《再别康桥》是新月派诗人徐志摩的代表作,诗中写到“那河畔的金柳,是夕阳中的新娘”,其中,“新娘”的比喻充满新意,写出了诗人对康桥的一见钟情。 |
B.《左传》是我国第一部叙事详备的国别体史书,相传为西汉末年刘向编订,主要记载了东周前期二百四五十年的重要人物和事件,极具历史价值。 |
C.《战国策》是一部继《国语》之后记载战国时期诸国历史的国别体历史著作。它记载了战国时期谋臣策士纵横捭阖的斗争及有关的谋议和辞说。《荆轲刺秦王》选自其中。 |
D.词最初称为“曲词”或“曲子词”,是配乐的。后来词也跟乐府一样,逐渐跟音乐分离了,成为诗的别体,所以有人把词称为“诗余”。又因词的句子有长有短,所以称为“长短句”。 |
下列句式中与其他三项不同的一项是()
A.是寡人之过也 | B.太子及宾客知其事者 |
C.如今人方为刀俎,我为鱼肉 | D.此亡秦之续耳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