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标志着新时期党的基本路线的思想开始形成,主要表现在
A.提出了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理论 |
B.决定把工作重点转移到经济建设上来 |
C.制定了分三步走实现现代化的战略部署 |
D.重新确定检验真理的标准 |
1981年邓小平在指导宪法修订时说:“为了保障人民民主,必须加强法制,必须使民主制度化、法律化,使这种制度和法律不因领导人的改变而改变……”在此邓小平强调的是( )
A.人民民主原则 | B.依法治国原则 |
C.国民平等原则 | D.社会主义原则 |
民主、法制、自由、人权、平等、博爱是人类共同追求的价值观,与西方国家民主政治发展趋势相比,中国民主政治发展的突出特点是()
A.各种民主形式得到实践和发展 | B.资产阶级民主政治走向成熟 |
C.民主革命历经时间之长前所未有 | D.政治发展走势凸现跳跃式发展 |
周恩来曾回忆说:“讲到中国革命的性质,今天似乎是老生常谈了……可是在六大(1928年)时,这却是个很严重的问题……当时无论从莫斯科中山大学或从西欧回来的同志又都轻视理论,所以对革命的性质问题搞不清。”这表明大革命时期中国共产党()
A.尚未确立明确的革命目标 | B.受到共产国际的强烈影响 |
C.正确认识到农村根据地的地位 | D.已逐渐克服教条主义倾向 |
据统计,1919年1-4月,日本《大阪朝日新闻》对中国的报道篇幅平均每月为26.5篇;1919年5月为223篇,1919年6月为225篇。导致这一变化的主要原因是()
A.五四运动引起日媒共鸣 | B.巴黎和会伤害中日利益 |
C.日媒同情中国外交遭遇 | D.中国反帝浪潮目标明确 |
毛泽东曾指出“辛亥革命以后,谁要再想做皇帝,就做不成了。所以我们说它有伟大的历史意义。”这里他强调辛亥革命的伟大意义在于()
A.推翻了清王朝的统治 | B.沉重打击了帝国主义在中国的统治 |
C.建立了资产阶级共和国 | D.民主共和观念深入人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