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记载,江南制造总局的工人1867年的收入,是同一地区农业劳动力或苦力收入的4-8倍,这一现象可以理解为
A.民用企业利润丰厚,工人福利待遇较好![]() |
B.官方重视军事工业,工人收入相对较高![]() |
C.招募的工人多来自西方国家,收入自然较高![]() |
D.民族资本家为笼络工人,提供相对丰厚的报酬![]() |
历史学家余英时在研究中国近代历史的过程中提出了“转石效应”——改革一经发动,便如危崖转石,非达于平地不止,经济体制改革初见成效之后,浪潮就会冲击到法律和政治领域。在中国近代史上引发“转石效应”的历史事件是
A.洋务运动 | B.清末新政 |
C.辛亥革命 | D.新文化运动 |
能源短缺已经成为一个严重的社会问题,为此我国把每年的6月15日至21日定为全国节能宣传周,倡议节约能源。19世纪末开始采用的“新能源”主要指
A.煤炭、石油 | B.石油、电能 |
C.核能、石油 | D.煤炭、电能 |
下列不属于两次工业革命的相同点是
A.都推动资本主义生产组织形式发生重大变化 |
B.科学都成为最重要的推动力 |
C.都推动了社会生产力的迅速发展 |
D.都促使交通工具和动力发生革命性的变化 |
“科学开始对工业没什么影响。……不过1870年以后,科学开始起了更加重要的作用,渐渐地成为所有工业生产的组成部分。电力时代,也就是第二次技术革命,其引发力量不是来自生产技术本身,而是来自似乎同生产没有关系的科学研究成果。”材料反映了第二次工业革命的主要特点是()
A.兴起于重工业 | B.科学和技术紧密结合 |
C.首先发生在英国 | D.电力的广泛使用 |
19世纪末一位英国官员说:“帝国问题就是饭碗问题,你要是不希望发动内战,就应成为帝国主义者。”这句话主要表明()
A.垄断资本加剧了国内矛盾斗争 |
B.用发动战争的办法解决殖民地问题 |
C.对内进行社会改革,反对殖民扩张 |
D.垄断资本推动了列强加强殖民扩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