超氧化钾(KO2)常用于急救器中,它能吸收CO2生成K2CO3和O2。若用一定量金属钾在一定条件下与O2充分反应生成KO2,再用此吸收CO2,则生成KO2消耗的O2与
KO2与CO2完全反应放出O2的质量之比为( )
| A.1∶1 | B.2∶3 |
| C.4∶3 | D.3∶2 |
利用如图装置,完成很多电化学实验。下列有关此装置的叙述中,正确的是
| A.若X为锌棒,Y为NaCl溶液,开关K置于M处,可减缓铁的腐蚀,这种方法称为牺牲阴极保护法 |
| B.若X为碳棒,Y为NaCl溶液,开关K置于N处,可减缓铁的腐蚀,溶液中的阴离子向铁电极移动 |
| C.若X为铜棒,Y为硫酸铜溶液,开关K置于M处,铜棒质量将增加,此时外电路中的电子向铜电极移动 |
| D.若X为铜棒,Y为硫酸铜溶液,开关K置于N处,铁棒质量将增加,溶液中铜离子浓度将减小 |
下列图示与对应的叙述相符的是
| A.图I表示某放热反应在无催化剂(a)和有催化剂(b)时反应的能量变化 |
B.图Ⅱ表示一定条件下进行的反应2SO2+O2 2SO3各成分的物质的量变化,t2时刻改变的条件可能是增加了SO2 |
| C.图Ⅲ表示某明矾溶液中加入Ba(OH)2溶液,沉淀的质量与加入Ba(OH)2溶液体积的关系,在加入20mLBa(OH)2溶液时铝离子恰好沉淀完全 |
| D.电导率可表示溶液导电性的强弱,电导率越大导电性越强。图Ⅳ可表示向盐酸和醋酸混合溶液中滴入氨水过程中电导率的变化关系 |
【原创】下列有关有机化学的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A.丙烯腈(CH2=CH—CN)经过加聚反应可制得人造羊毛的主要成分聚丙烯腈![]() |
| B.用新制的Cu(OH)2悬浊液可以鉴别乙酸、乙醇和葡萄糖 |
C.有机物 可发生加成反应、氧化反应、还原反应和聚合反应 |
| D.乙烯、苯都含有不饱和键,所以都能使溴水、酸性高锰酸钾溶液褪色 |
下列有关实验操作正确的是
| A.用Ba(NO3)2溶液可以鉴别SO32-和SO42- |
| B.做H2还原CuO实验时要先通氢气,验纯后再加热 |
C.采用如上图所示装置可制备并收集少量NO 气体 |
| D.测定相同温度下盐酸和醋酸溶液的pH,就可证明盐酸是强酸、醋酸是弱酸 |
下列陈述I、Ⅱ均正确且有因果关系的是
| 选项 |
陈述I |
陈述Ⅱ |
| A |
常温下铁与浓硫酸不反应 |
可用铁槽车密封运送浓硫酸 |
| B |
NaHCO3溶于水完全电离 |
NaHCO3是强电解质 |
| C |
NH4Cl为强酸弱碱盐 |
用加热法除去NaCl中的NH4Cl |
| D |
H2O2、SO2都能使酸性KMnO4溶液褪色 |
H2O2表现还原性,SO2表现漂白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