反应2A(g)B(g)+xC(g)在一定条件下达到平衡,容器内压强增大了a%,又测得A的转化率为a%,则x的值为( )
A.1 | B.2 | C.3 | D.4 |
研究硫酸铜的量对锌与稀硫酸反应氢气生成速率的影响,该同学设计了如下一系列实验。将表中所给的混合溶液分别加入到6个盛有过量Zn粒的反应瓶中,收集产生的气体,记录获得相同体积的气体所需时间。
实验 混合溶液 |
A |
B |
C |
D |
E |
F |
4mol/L H2SO4/mL |
30 |
V1 |
V2 |
V3 |
V4 |
V5 |
饱和![]() |
0 |
0.5 |
2.5 |
5 |
V6 |
20 |
H2O/mL |
V7 |
V8 |
V9 |
V10 |
10 |
0 |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反应一段时间后,实验A、E中的金属呈暗红色
B. V1="30," V6=10
C. 加入MgSO4与Ag2SO4可以起与硫酸铜相同的加速作用
D. 硫酸铜的量越多,产生氢气的速率肯定越快
氰气分子式为(CN)2,其性质与卤素相似,在化学上称为类卤化合物,以下关于(CN)2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A.可与![]() ![]() |
B.易溶于水也易溶于NaOH溶液 |
C.是一种有毒气体 | D.可用HCN溶液与MnO2混合加热制取 |
工业上以CaO和HNO3为原料制备Ca(NO3)2·4H2O晶体.为了确保制备过程中既不补充水,也无多余水分,所用硝酸溶液溶质的质量分数应为()
A.30% | B.63% | C.70% | D.无法确定 |
已知1 mol红磷转化为1 mol白磷,吸收18.39 kJ热量.
4P(红,s)+5O2(g)===2P2O5(s) ΔH1
4P(白,s)+5O2(g)===2P2O5(s) ΔH2
则ΔH1与ΔH2的关系正确的是()
A.ΔH1=ΔH2 | B.ΔH1>ΔH2 | C.ΔH1<ΔH2 | D.无法确定 |
逻辑推理是化学学习中常用的一种思维方法,以下推理中正确的是( )
A.单质都是由同种元素组成的,只含一种元素的物质一定是纯净物 |
B.金属铝排在金属活动性顺序表中氢元素的前面,铝与酸反应一定放出氢气 |
C.中和反应都有盐和水生成,有盐和水生成的反应都属于中和反应 |
D.氧化物中都含有氧元素,含氧元素的化合物不一定是氧化物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