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客
题文

(10分)实验室用燃烧法测定某种氨基酸(CxHyOzNp)的分子组成。取W g该种氨基酸放在纯氧中充分燃烧,生成CO2、H2O和N2。现按图所示装置进行实验。

请完成下列有关问题:
(1)实验开始时,首先要通入一段时间的氧气,其理由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装置图中需要加热的仪器有__________:(用字母填空,下同),操作时应先点燃__________处的酒精灯。
(3)A装置中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D装置的作用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读取N2的体积时,应注意:①___________;②___________。
(6)实验中测得N2的体积为V mL(已折算为标准状况)。为确定此氨基酸的分子式,还需要的有关数据有___________ (用字母填空)。

A.生成二氧化碳气体的质量
B.生成水的质量
C.通入氧气的体积
D.氨基酸的相对分子质量
科目 化学   题型 实验题   难度 容易
知识点: 蛋白质的变性实验
登录免费查看答案和解析
相关试题

(22分)我国第二代身份证采用的是具有绿色环保性能的PETG新材料,PETG新材料可以回收再利用,而且对周边环境不构成任何污染。PETG的结构简式为

已知:Ⅰ.
Ⅱ.RCOOR1+R2OH→RCOOR2+R1OH(R1、R2表示烃基)这种材料合成路线如下:

试完成下列问题:
(1)合成PETG的单体有_____________________种。
(2)写出A、B、I的结构简式:A _____________________,B _____________________,I _____________________。
(3)G属于酚类的同分异构体有多种,其中酚羟基互为间位的同分异构体有_________种。
(4)反应⑦中参加反应的D、E、H的物质的量之比为_____________________。

苯酚是重要的化工原料,通过下列流程可合成阿司匹林、香料和一些高分子化合物。已知:

(1)写出C的结构简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写出反应②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写出G的结构简式_____________________。
(4)写出反应⑧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写出反应类型:④_____________________,⑦_____________________。
(6)下列可检验阿司匹林样品中混有水杨酸的试剂是_____________________。
a.FeCl3溶液 b.NaHCO3溶液 c.石蕊试液

有A、B、C、D四种无色溶液,它们分别是葡萄糖溶液、蔗糖溶液、淀粉液、甲酸乙酯中的一种。经实验可知:
(1)B、C均能发生银镜反应。
(2)A遇碘水变蓝色。
(3)A、C、D均能发生水解反应,水解液均能发生银镜反应。
试判断它们各是什么物质?

为了确定乙醇分子的结构简式是CH3—O—CH3还是CH3CH2OH,实验室利用下图所示的实验装置,测定乙醇与钠反应(ΔH<0)生成氢气的体积,并据此计算乙醇分子中能与金属钠反应的氢原子的数目。试回答下列问题:

(1)指出实验装置中的错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若实验中用含有少量水的乙醇代替相同质量的无水乙醇,相同条件下,测得的氢气体积将_________________(填“偏大”“偏小”或“不变”)。
(3)请指出能使该实验安全、顺利进行的关键实验步骤(至少指出两个关键步骤)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为了测定一种气态烃A的分子式,取一定量的A置于一密闭容器中燃烧,定性实验表明产物是CO2、CO和水蒸气。学生甲、乙设计了两个方案,均认为根据自己的方案能求出A的实验式。他们测得的有关数据如下(箭头表示气流的方向,实验前系统内的空气已排尽):
甲:燃烧产物浓H2SO4增重2.52 g增重1.32 g生成CO2 1.76 g
乙:燃烧产物增重5.60 g增重0.64 g增重4 g
试完成下列问题:
(1)根据两方案,你认为能否求出A的实验式?
(2)请根据你选择的方案,通过计算求出A的实验式。
(3)若要确定A的分子式,是否需要测定其他数据?说明原因。

Copyright ©2020-2025 优题课 youtike.com 版权所有

粤ICP备2002484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