背景材料:(1)2005年诺贝尔化学奖被授予“在烯烃复分解反应研究方面作出贡献”的三位科学家。“烯烃复分解反应”是指在金属钼、钌等催化剂的作用下,碳碳双键断裂并重新组合的过程。即有:
2RCH==CHR′RCH==CHR+R′CH==CHR′
(甲) (乙) (丙)
(2)已知当C==C双键上的碳原子所连接的两个原子或原子团不相同时,就会有两种不同的排列方式。当两个相同的原子或原子团居于双键同一边的为顺式,分居双键两边的为反式,称为顺反异构(也称几何异构)。如下述生成物乙和丙分子均存在顺反异构。现使CH2==CHCH2CH3和CH2==C(CH3)2发生上述反应,生成新烯烃的种类有( )
A.5种 | B.4种 | C.3种 | D.2种 |
向有机物X中加入合适的试剂(可以加热),检验其官能团。下列有关结构不正确的是( )
选项 |
试剂 |
现象 |
结论 |
A |
金属钠 |
有气体产生 |
含羟基或羧基或羟基、羧基 |
B |
银氨溶液 |
产生银镜 |
含有醛基 |
C |
碳酸氢钠溶液 |
产生气泡 |
含有羧基 |
D |
溴水 |
溶液褪色 |
含有碳碳双键 |
甲、乙、丙、丁四支试管,甲、丁中均盛有1 mL的稀酸性KMnO4溶液,乙、丙中分别盛有2 mL溴水+2 g FeBr3、2 mL Br2的CCl4溶液+2 g FeBr3,再向甲、乙中加入适量苯,丙、丁中加入适量的甲苯,充分振荡后静置。下列有关分析中正确的一组是( )
选项 |
甲 |
乙 |
丙 |
丁 |
A |
溶液不褪色 |
发生取代反应 |
发生取代反应 |
溶液褪色 |
B |
水层不褪色 |
分层,上层呈红棕色 |
溶液褪色 |
甲苯被氧化 |
C |
溶液褪色 |
分层,上层呈红棕色 |
无明显变化 |
甲苯被氧化 |
D |
分层,下层呈紫红色 |
无明显变化 |
有难溶性油状液体析出 |
无明显变化 |
液化气的主要成分是丙烷,下列有关丙烷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
A.是直链烃,但分子中3个碳原子不在一条直线上 |
B.在光照条件下能够与氯气发生取代反应 |
C.丙烷比丁烷易液化 |
D.1 mol丙烷完全燃烧消耗5 mol O2 |
下列关于有机物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
A.用新制的Cu(OH)2悬浊液可检验尿液中的葡萄糖 |
B.苯、乙醇和乙烯都能发生加成反应 |
C.石油分馏可获得乙烯、苯及其衍生物 |
D.(NH4)2SO4、CuSO4均能使蛋白质变性 |
下图表示的是某物质所发生的( )
A.取代反应 | B.水解反应 | C.中和反应 | D.电离过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