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L丙烷与x L O2混合点燃,丙烷完全反应后,生成混合气体体积为a L(气体体积均在120 ℃、1.01×105 Pa时测定)。将a L混合气体通过足量碱石灰后,测得剩余气体体积为b L。若a-b=6,则x的值为( )
| A.4 | B.4.5 | C.5.5 | D.6 |
下列物质转化在给定条件下能实现的是()
| A.①③ | B.②③ | C.②④ | D.①④ |
MgO、Al2O3、SiO2是中学化学中常见的氧化物。下列有关说法不正确的是()
| A.MgO、Al2O3、SiO2分别是碱性氧化物、两性氧化物和酸性氧化物 |
| B.三者均可以采用单质在空气中燃烧或加热的方法制得 |
| C.MgO和Al2O3可以作为耐高温材料,SiO2可用于制作光导纤维 |
| D.分别电解熔融状态的MgO、Al2O3、SiO2可以制得Mg、Al、Si |
下列有关实验的现象或反应,与原理解释符合因果关系的是()
| 现象或反应 |
原理解释 |
|
| A |
铝箔在酒精灯火焰上加热熔化但不滴落 |
铝的金属性不活泼,不能与氧气反应 |
| B |
硫与氧气只有在加热条件下才能进行反应 |
该反应为吸热反应 |
| C |
向碳酸钠和氢氧化钠溶液中滴加酚酞,溶液都呈红色 |
碳酸钠和氢氧化钠都是碱 |
| D |
常温下,铝制容器可用于盛装冷的浓硫酸 |
常温下,铝遇冷的浓硫酸发生钝化 |
下列对于过氧化钠的叙述中,正确的是()
| A.将少量Na2O2投入紫色石蕊试液中,溶液最终呈蓝色 |
| B.1 mol Na2O2与H2O完全反应,转移2 mol电子 |
| C.充分加热等物质的量的Na2O2和NaHCO3的混合物,剩余物质为Na2CO3 |
| D.a g CO和H2的混合气体充分燃烧的产物与足量的Na2O2充分反应后,固体质量增加a g |
金属材料有着广泛的应用。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由于铝具有强还原性,所以可以通过铝热反应冶炼某些高熔点金属 |
| B.利用牺牲阳极保护法保护钢铁时,钢铁作正极 |
| C.少量铁溶于稀硝酸,反应的离子方程为:Fe+4H++NO3-=Fe3++NO↑+2H2O |
| D.纳米Fe、纳米Cu的化学活性都比原来增强,两者都能与盐酸反应生成氢气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