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一只匀质椭球形玻璃球,长轴为8 cm,短轴为cm.在椭球的焦点F处有一小气 泡,为了测定该玻璃椭球的折射率,某同学将球的上半部表面涂黑,只在球顶A处留出一小块可以透光的地方,如图所示.从A处去看气泡,当视线与短轴的夹角为450时恰好看到气泡,则该玻璃的折射率为
A B.
C.2 D.
为了验证光具有波动性,某同学采用下列做法,其中可行的是( )
A.让一束光照射到一个轻小物体上,观察轻小物体是否会振动 |
B.让一束光通过一狭缝,观察是否发生衍射现象 |
C.观察两个小灯泡发出的光是否发生干涉现象 |
D.让一束光照射到金属上,观察是否发生光电效应 |
在演示光电效应的实验中,把某金属板连在验电器上.第一次用弧光灯直接照射金属板,验电器的指针张开一个角度;第二次在弧光灯与金属板之间插入一块普通玻璃板,再用弧光灯照射,验电器指针不张开.由此可以判定,使金属板产生光电效应的是弧光灯中的( )
A.可见光成分 | B.紫外线成分 |
C.红外线成分 | D.上述三种均正确 |
能够证明光具有波粒二象性现象的是( )
A.光的反射及小孔成像 |
B.光的干涉、光的衍射、光的色散 |
C.光的折射及透镜成像 |
D.光的干涉、衍射和光电效应 |
对E=hν的理解,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能量子的能量与频率成正比 |
B.光的频率越高,光的强度就越大 |
C.光的频率越高,光子的能量就越大 |
D.它适用于一切量子化现象 |
下列物理事件和科学家不相对应的是( )
A.普朗克最先提出能量量子化理论 |
B.牛顿发现并建立了万有引力定律 |
C.爱因斯坦提出了光子说,成功解释了光电效应现象 |
D.霍金最早建立了狭义相对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