已知An+、B(n+1)+、Cn-、D(n+1)-都具有相同的电子层结构,则A、B、C、D的原子半径由大到小的顺序是( )
A.A>B>C>D B.A>C>D>B C.C>B>A>D D.A>B>D>C
在由水电离产生的c(H+) =
mol·L-1的溶液中,一定能大量共存的离子组是
| A.K+、Cl-、NO3-、HCO3- | B.K+、Fe2+、I-、NO3- |
| C.Na+、Cl-、NO3-、SO42- | D.Al3+、AlO2-、Cl-、HS- |
下列各溶液中,微粒的物质的量浓度关系正确的是
| A.0.1 mol/L Na2CO3溶液:c(OH-)=c(HCO3-)+c(H+)+2c(H2CO3) |
| B.0.1 mol/L NH4Cl溶液:c(NH4+ )=c(Cl-) |
| C.向醋酸钠溶液中加入适量醋酸,得到的酸性混合溶液: c(Na+)>c(CH3COO-)>c(H+)>c(OH-) |
| D.向硝酸钠溶液中滴加稀盐酸得到的pH=5的混合溶液:c(Na+)>c(NO3-) |
下列有关pH或c(H+)变化的判断中,正确的是
| A.温度的升高,纯水的pH不变 | B.加水稀释,碳酸钠溶液的c(H+)减小 |
| C.温度的升高,硫酸溶液的c(H+)基本不变 | |
| D.pH = 5的盐酸稀释1000倍后,溶液的pH变为8 |
某温度下,下列溶液肯定呈酸性的是
| A.含H+的溶液 | B.加酚酞显无色的溶液 |
| C.pH<7的溶液 | D.c(H+)>c(OH―)的溶液 |
某化学科研小组研究在其他条件不变时,改变某一条件对A2(g)+3B2(g)
2AB3(g)化学平衡状态的影响,得到如下图所示的变化规律(图中T表示温度,n表示物质的量),根据如图可得出的判断结论正确的是
A.正反应一定是放热反应
B.达到平衡时A2的转化率大小为:b>a>c
C.正反应一定是吸热反应,且T2>T1
D.b点时,平衡体系中A、B原子数之比接近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