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发动甲午中日战争的主要意图是( )
A.中国妨碍日本侵略朝鲜 |
B.抵制俄国在中国东北的势力扩张 |
C.满足日本资产阶级的需要和转移国内人民斗争视线 |
D.中法战争中国不败而败,刺激了日本的侵略野心 |
下列现象都是对土地资源的开发利用,其中对自然生态平衡产生消极影响的有()
①昔元光(光武帝年号)之间,人庶炽盛,缘堤垦殖。
②魏晋南北朝时期,中原农耕缩小,畜牧业扩展。
③唐朝时,围湖造田和向山要田。
④清代在不适宜生长稻麦的贫瘠土地上种植玉米、甘薯。
A.①② | B.②③ | C.①③ | D.②④ |
下列对重农抑商政策的说法,正确的一项是
①重农抑商政策是自然经济的产物;
②重农抑商政策在封建社会的早期曾起过一定的积极作用;
③重农抑商政策阻碍了商品经济的发展,是完全消极反动的政策;
④对重农抑商政策要一分为二地评价
A.①②③④ | B.①②④ |
C.①④ | D.②③④ |
有关研究显示,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的差距本质上是知识的差距。很多发展中国家的科技投入还赶不上发达国家的一家企业,几乎没有自己的知识产权,不得不依附发达国家来发展自己的经济,在经济全球化中处于被动地位。对此,中国主要的应对措施是()
A.深入实施科教兴国战略 |
B.照搬西方国家经历的二次工业革命和第三次科技革命的发展道路 |
C.将信息化作为我们目前经济发展的战略全部重点 |
D.先发展后治理 |
美苏“冷战”开始的标志是
A.杜鲁门主义的出台 | B.马歇尔计划的实施 |
C.“北约”的成立 | D.“华约”的成立 |
2011年10月4日,中俄否决了有关制裁叙利亚的决议草案。中国此举的目的是捍卫《联合国宣言》,维护叙利亚的领土和主权及中东地区的和平。这表明中国在新时期()
①开展以联合国为中心的外交活动
②积极维护地区的稳定和世界和平
③参与符合联合国宪章的维和行动
④奉行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
A.①③④ | B.①②③ |
C.①②④ | D.②③④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