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列各句中加点的成语使用恰当的是( )
A.印度是印美联合军事演习的既得利益者,它既可以借机打开武器装备引进渠道多样化的“闸门”,又可以在美、俄之间左右逢源,从而提高自身的国际地位。 |
B.幼年时期,我曾跟从方之孝先生学习古琴。几十年来,方先生那种正直淳朴的高尚品格,一丝不苟的治学精神,疾言厉色的恳切态度,谆谆善诱的耐心教诲,深深铭记在我的心中。 |
C.我们登上黄山主峰,如堕五里雾中,只见云气氤氲,周围的山景藏在其中,几枝松、几个观松人,溶出溶入。 |
D.“小巨人”姚明在22日“火箭”对“老鹰”的恶战中,左冲右突,所向披靡,真可谓银样镴枪头,全场竟拿下了登陆NBA以来的最高分41分。 |
依次填入下列各句横线上的成语,与句意最贴切的一组是( )
①故宫博物院的珍宝馆里,陈列着各种奇珍异宝、古玩文物,令人____。
②玉器厂展品室里陈列着鸟兽、花卉、人物等各种玉雕产品,神态各异,栩栩如生,真是____。
③汽车向神农架方向奔驰,只见奇峰异岭扑面而来,令人____。
④货柜上摆满了具有传统特色的珠宝,翡翠、玉雕、字画,品种齐全,真是____。
A.应接不暇琳琅满目目不暇接美不胜收 |
B.目不暇接琳琅满目应接不暇美不胜收 |
C.应接不暇美不胜收目不暇接琳琅满目 |
D.目不暇接美不胜收应接不暇琳琅满目 |
对下面句子使用的修辞手法及表达效果,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从远处看,郁郁苍苍,重重叠叠,望不到头。到近处看,有的修直挺拔,好似当年山头的岗哨;有的密密麻麻,好似埋伏在深坳里的奇兵;有的看来出世不久,却也亭亭玉立,别有一番神采。 ——作者运用了比喻、拟人、排比等修辞手法,表现了井冈山翠竹的修长、茂盛、别有神采。 |
B.记不得从何时起,我被看作是一个对社会现实敏感的人。想想,我也的确是一个敏感的人。天边偶尔飘来小块云,我就感到浑身凉森森,不停地打喷嚏,有时还发烧。 ——作者运用了夸张的修辞手法,形象地表现了“我”的敏感。 |
C.已是悬崖百丈冰,犹有花枝俏。 ——“花枝”借代枝头怒放的梅花。用一个“枝”字,说明不是一点梅,而是满枝的梅花。 |
D.有缺点的战士终究是战士,完美的苍蝇不过是苍蝇。(鲁迅) |
——运用对比和拟人,尖锐地讽刺了当时某些污蔑革命者的奴才们,支持了坚持革命的勇敢的战士。
对下列句子的修辞方法及其表达作用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A.“这个手术我来给你做,希望你能配合。”话语轻柔得像一团云,一团雾。不,像一团松软的棉球,轻轻地擦着疼痛的伤口。 ——“棉球”这个喻体贴切,不仅符合医生职业的特点,而且切合患者当时的心态。 |
B.哦!我突然感觉到,我是看到了一个更是巴金的巴金。文静、温和、诚挚的外表里,却有一颗无比坚强的心。 ——后一个“巴金”指代巴金的风格和精神,突出了描述对象的特征,给人印象鲜明深刻。 |
C.目前,我正兴致勃勃地对自己的作品进行“减肥”,将可有可无的字、句、段删去,决不吝惜。 ——将作品拟人化,把删削冗繁说成是“减肥”,生动幽默。 |
D.小雪和妹妹常常不吃晚饭,就跑到海边,把自己焊在礁石上,听潮起潮落,看日沉日升。 |
——用拟物的方法夸大听潮观海的痴迷程度,形象生动,有感染力。
选出对所用修辞手法说明不正确的一项( )
A.天台四万八千丈,对此欲倒东南倾。(夸张、拟人) |
B.布衾多年冷似铁,娇儿恶卧踏里裂。(比喻、夸张) |
C.主人下马客在船,举酒欲饮无管弦。(互文、借代) |
D.曲罢曾教善才服,妆成每被秋娘妒。(对仗、夸张) |
下列词语中加点字的读音,不完全正确的一组是()
A.圜(yuán)墙赭(zhě)衣羑(yǒu)里呼天抢(qiāng)地 |
B.参与(yù)浅薄(bó)落枕(lào)作茧自缚(fù) |
C.煴(wēn)火牧羝(dī)斧钺(yuè)数(shuò)见不鲜 |
D.恣意(zì)巢穴(cháo)深邃(suì)重堕地狱(du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