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九一八”事变到“八一三”事变,全国抗日救亡运动的特点是( )
| A.从民主抗日为主到政府抗战为主 | B.从反蒋抗日到全民族抗战 |
| C.从国民政府领导到共产党领导 | D.从片面抗战发展到全面抗战 |
下图是中华民国邮政于1939年发行的纪念邮票,结合时事推测发行此邮票的主要意图是
| A.纪念美国成立一百五十年 |
| B.希望和美国建立外交关系 |
| C.借鉴美国的民主共和制度 |
| D.争取美国支持中国的抗战 |
陈独秀在《爱国心与自觉心》中写道:“土地、人民、主权者,成立国家之形式耳。人民何故必建设国家?其目的在保障权利,共谋幸福,斯为成立国家之精神。”又说: “爱国者何?爱其惟保障吾人权利、谋益吾人幸福之团体也。”此论述旨在阐明
| A.爱国的前提是国家要保障人民权利 |
| B.国家应具备土地、人民、主权等形式 |
| C.国家创立的根本途径是缔结社会契约 |
| D.一国人民要自觉地热爱自己的国家 |
孙中山早期的革命同志冯自由写道:“……《民报》出世以前,世间尚无‘民生主义,之一名辞。孙总理与同志研究社会经济问题时,仍称社会主义,但曰吾所主张救济社会经济之宗旨及方法,实较目前欧美人所言之社会主义为广大云。……”孙中山实现“社会主义”的途径是
| A.驱除鞑虏 | B.恢复中华 | C.创立民国 | D.平均地权 |
“寸寸河山寸寸金,侉离(指分离、割取)分裂力谁任?杜鹃再拜忧天泪,精卫无穷填海心。”诗人黄遵宪1896年写的这首诗,因何而发?
| A.鸦片战争中国战败被迫割地赔款 |
| B.第二次鸦片战争中国战败 |
| C.甲午战败中国民族危机愈益严重 |
| D.中国被迫签订《辛丑条约》 |
“中国凭借着在丝绸、瓷器等方面无与匹敌的制造业和出口,与任何国家进行贸易都是顺差。……在1800年以前,欧洲肯定不是世界经济的中心。”据此推测,作者认为1800前世界贸易中心有可能是
| A.长安 | B.广州 | C.上海 | D.北京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