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Ⅰ)我们知道,磷是组成生物体细胞的大量元素,请回答下列有关问题。
⑴写出高等动植物细胞内共有的两种含磷的化合物及功能:
① ② ;
⑵高大乔木的叶片主要通过哪些生理过程才能从土壤中获得磷元素?
(3)用32P标记一噬菌体的DNA,让此噬菌体去浸染含31P的细菌,待细菌解体后,检测到有128个噬菌体放出,则所释放出的噬菌体中,含32P的噬菌体与含31P的噬菌体的比例为 。在进行此实验之前,你怎样才能使噬菌体的DNA标记上32P? 。
(Ⅱ)鸡的性别决定属于ZW型(雄鸡性染色体组成为ZZ,雌鸡性染色体组成为ZW),已知芦花(B)对非芦花(b)为显性,控制该花色的基因位于Z染色体上,W染色体上没有其等位基因。请你设计一个利用该花色作为标记,对幼鸡进行性别鉴定的方案(要求写出遗传图解)。
下图表示复合垂直流人工湿地构造示意图(箭头表示水流方向),其展示了较新的生态污水(常富含N、P)处理技术。请分析回答下列问题:
(1)人工湿地的上行池和下行池中均栽有芦苇、香蒲等,它们在该生态系统成分中属于,位于该生态系统的第营养级。
(2)人工湿地的植物根系常形成一个网络样结构,网络中的根系不仅能直接吸附和吸收污水中的等营养物质,而且还为的吸附和代谢提供了良好的环境条件,利于它们能够通过分解作用降解污水中的有机物。
(3)该水域生态系统能抵抗一定程度的污染物的排放量,并使自身的结构与功能不受损害,这表明生态系统具有。
回答下列有关植物激素的问题:
(1)赤霉素与生长素都能促进茎秆的伸长,两者关系如图1所示,图中X表示赤霉素对生长素的分解具有作用,这种作用很可能是通过降低该过程中的活性来实现的。植物中的矮生性状通常是单个基因的突变引起的,这种突变致使植物缺少合成赤霉素的酶,所以可采用外加的方法使植物明显增高。
(2)图2是有关生长素的某些实验,由①②实验现象可以推测出;③④对照实验的自变量分别是。
(3)某同学为了探究“生长素(IAA)对植物生长有何影响”,选用了某植物的幼叶鞘作为实验材料,配制一系列不同浓度的IAA溶液进行实验。实验数据如下表所示,分析实验数据可得出结论是。
科学家取束丝藻藻液离心后去上清液,将藻细胞用无磷培养基洗3次后,转入无磷培养基培养10 d;再将藻细胞分别转接到不同磷浓度的培养基中,在一定条件下培养,并将实验结果绘成如下曲线。请分析回答:
(1)图l曲线表明,随着培养液中磷浓度的增加,叶绿素a的含量。图2所示实验结果可用来探究对束丝藻光合速率的影响。
(2)实验中先将获取的束丝藻在无磷培养基中培养10 d的目的是避免对实验的影响。实验中为了减少测定数据的误差,应采取的措施是。
(3)当光照强度超过500umol光子/(m2·s)时,光合速率不再增加,从外部因素分析,主要限制因素是
(答两点)。
红火蚁原分布于南美洲,现已成为世界性的外来危害物种,2011年华南地区也陆续出现蚁情。
(1)入侵华南某地后,短期内红火蚁种群数量呈型增长,从种群特征角度考虑,决定其增长的因素是。
(2)辛硫磷是一种有机磷杀虫剂,为测定其对不同虫态红火蚁的致死剂量,将原药溶于丙酮中配置不同浓度的辛硫磷药剂点于红火蚁胸部,记录24h死亡虫数并计算LC50(杀死50% 防治对象的药剂浓度),结果如下:
虫态 |
小工蚁 |
兵蚁 |
有翅雄蚁 |
有翅雌蚁 |
蚁后 |
LC50(μg/ml) |
1.04 |
2.06 |
7.38 |
9.39 |
7.81 |
①本实验中辛硫磷药液的浓度范围要根据的实验结果来确定;每个药剂浓度的处理均设多次重复,目的是排除,从而减少误差;本实验的对照组应设置为。
②实验中虫态的红火蚁对辛硫磷最敏感,控制该虫态红火蚁的数量,________________(能/不能)持续有效的控制住蚁群的数量。
(3)有机磷农药进入土壤后,可被微生物分解成无毒或低毒的化合物,微生物体内最初的降解酶基因是由
产生的,从的环境中易分离到这类微生物。
普通甘蓝为二倍体(2n=18),通过育种得到四倍体。
(1)一般得到四倍体植株是利用试剂处理二倍体植株进行分裂的部位,上述育种方法是。
(2)二倍体甘蓝正常减数分裂后产生的细胞,其染色体彼此为染色体。
(3)若减数第一次分裂前期同源染色体均联会,后期同源染色体分离,使得染色体平均分配到子细胞中,则四倍体甘蓝减数分裂后的细胞中染色体数为条。
(4)实际观察四倍体甘蓝的器官,减数第一次分裂时,前期多数为4或2条同源染色体联会,3条染色体联会或1条染色体单独存在的情况占少数;而中期则出现较多独立的1条染色体,且染色体总数不变,表明联会的染色体会出现的现象。
(5)上述情况表明:四倍体甘蓝减数分裂过程出现异常,导致减数分裂后形成的细胞中的染色体数有17、19、21条等,说明细胞内出现了增加或减少的现象,使其育性(正常/减弱/增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