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客
题文

白血病是由于造血干细胞增殖分化异常而引起的恶性增殖疾病。目前治疗白血病的主要方法是骨髓移植,但骨髓配型的成功率较低,大大限制了白血病的治疗。随着基因工程的日渐兴起,迎来了基因治疗白血病的曙光。请据此回答下列有关问题:
(1)骨髓移植必须进行骨髓配型实验,原因是  ▲  
(2)造血干细胞移植之前先要进行培养。动物细胞培养一般分为  ▲    ▲  两个
阶段,培养时除需要适宜的温度、营养、无菌无毒等环境条件以外,还要向培养液中
通入氧气和二氧化碳。通入氧气的原因是  ▲  ,通入二氧化碳原因是  ▲  
(3)在进行细胞移植前,若对移植的细胞进行基因改造,基因改造是否成功,需要对受体
细胞进行检测,在分子水平上检测是否翻译成了相应蛋白质的原理是  ▲  
(4)基因工程只能生产自然界已存在的蛋白质,蛋白质工程虽能生产自然界不存在的新的
蛋白质,但最终还须通过改造基因来实现,原因是  ▲  
(5)人类蛋白质组计划是继人类基因组计划之后的又一重大的科学命题,我国科学家承担的任务是  ▲  

科目 生物   题型 综合题   难度 中等
知识点: 生物技术中的伦理问题 青少年中常见的免疫异常 动物细胞工程的常用技术
登录免费查看答案和解析
相关试题

下面两图分别表示大兴安岭某一森林生态系统中红松的种群密度的变化和物质循环的示意图。据图回答:

(1)图一中哪一阶段时间内种群的变化最大?  (填写字母序号)。
a.A→B  b.A→C
c.B-C  d.无明显差别
(2)图一中红松种群密度的变化曲线通常采取的调查方法是
(3)影响种群密度的因素有(填写字母序号)。
a.空间 b.营养 c.迁移 d.季节变化 e.人为改变环境
(4)图二可以表示   (至少写出三种)等元素的循环。其中A过程代表 ,B过程代表 ,如果甲、乙、丙在生态系统中表示不同的成分,它们分别是   

如图表示内环境稳态的调节机制。请根据图分析回答:

  ⑴若⑦表示促甲状腺激素,对⑦的分泌具有调节作用的激素名称是

⑵神经系统可以调控内分泌系统,内分泌系统也能够影响神经系统,请列举一种能够影响神经系统发育的激素
⑶图示表明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系统共同维持内环境的稳态。
⑷初生牛犊自身免疫力低,必须到4周龄以后,才开始具备自身特异性免疫力.然而初生牛犊能够通过初乳从母体获得这种免疫.所谓初乳,即母牛分娩后5-7天内的产生的乳,与常乳比较其特点主要是:①免疫球蛋白比常乳高20-25倍;②初乳中含有四种蛋白酶抑制素,可保护免疫球蛋白不被消化而直接吸收.试回答如下问题:
①免疫球蛋白在免疫学中又被称为_________,它们在机体中的作用是
②初乳中若不存在蛋白酶抑制素,进入消化道中的免疫球蛋白会被(至少写出一种)分解成多肽。
③极少数人服用初乳后出现过敏反应,此时的初乳被称为________________这种过敏反应发生在(“初次””再次”)服用初乳时。

左图是反射弧结构模式图.a、b分别是放置在传出神经和骨骼肌上的电极,用于刺激神经和骨骼肌;c是放置在传出神经上的电位计,用于记录神经兴奋电位;d为神经与肌细胞接头部位,是一种突触.

(1)用a刺激神经,产生的兴奋传到骨骼肌引起的收缩(属于或不属于)反射
(2)用b刺激骨骼肌,(能或不能)在c处记录到电位
(3)正常时,用a刺激神经会引起骨骼肌收缩;传出部分的某处受损时,用a刺激神经,骨骼肌不再收缩。根据本题条件,通过设计实验来完成下列判断:
①如果,表明传出神经受损。
②如果,表明骨骼肌受损。
③如果,表明部位d受损。
(4)在传出神经上离骨骼肌5毫米处给予电刺激,肌肉在3.5毫秒后开始收缩,在传出神经上离骨骼肌50毫米处给予电刺激,肌肉在5.0毫秒后开始收缩。神经冲动在神经纤维上的传导速度为毫米/毫秒。

为了验证植物向光性与植物生长素的关系,有人设计了如下实验方案:
(一)方法步骤取 6 个小花盆,各栽入一株品种、粗细和大小都相同的玉米幼苗(要求幼苗的真叶未突破胚芽鞘)。按下图所示方法进行实验处理。接通台灯电源 24h 后,打开纸盒,观察并记录 6 株玉米幼苗的生长情况。

(二)实验结果预测:
在以上装置中,玉米幼苗保持直立生长的是号装置,而玉米幼苗基本停止生长的是号装置。
(三)部分实验结果的分析与推论
(1)根据号和号装置之间实验记录的对照分析,可以说明玉米幼苗产生向光性是由单侧光照射引起的。
(2)根据号和号装置之间实验记录的对照分析,可以说明玉米幼苗的向光性生长与玉米幼苗尖端的存在与否有关。
(3)根据号和号装置之间实验记录的对照分析,可以说明玉米幼苗感光部位在尖端。
(4)根据 5 号和 6 号装置之间实验记录的对照分析,只能说明

.如图表示研究NaHCO3溶液浓度影响光合作用速率的实验,实验前用真空泵抽去两个烧杯内液体中的气体。据图回答:

⑴关闭放气阀并开启阀门,使左右装置气体相通,将整个装置放置在饱和光照下,毛细血管内的红色液滴会向  (左、右)侧移动,原因是              
⑵在NaHCO3溶液浓度未充分满足植物需要的条件下,适当增加NaHCO3溶液浓度,水生植物在上述光照条件下气体释放量会        (增加、减少)。
⑶本实验中用装有蒸馏水的烧杯A作为空白对照实验,请提出对空白对照实验装置的改进措施:                              
⑷某同学想利用一本实验装置,通过实验证明光照是光合是光合作用产生气体的必要条件。为了排除烧杯A对实验的影响,先关闭阀门,封闭左右两烧杯气体通道。同时打开其右侧放气阀,使毛细刻度管与大气相通。然后利用上图所示装置完成实验,请补充以下实验步骤并测实验结果。
①将整个实验装置置于饱和光照条件下:
②一个小时后,


⑤实验结果: 

Copyright ©2020-2025 优题课 youtike.com 版权所有

粤ICP备2002484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