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客
题文

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有见于中国之政体不合于时势之所需,故欲以和平之手段,渐进之方法请愿于朝廷,俾倡行新政。
——孙中山1896年《伦敦蒙难记》
材料二  革命、保皇两事决分两途,如黑白之不能混淆,如东西之不能易位,革命者志在扑满而兴汉,保皇者志在扶满而臣清,事理相反,背道而驰,互相冲突,互相水火,非一日矣。
——孙中山1900年《敬告同乡书》
材料三   1924年孙中山在回顾辛亥革命教训时提到,南京政府成立后,迫于形势,不得已而与反革命的专制阶级谋妥协。此妥协,实间接与帝国主义相媾和,遂为革命第一次失败之根源。
回答:结合时代背景,评述孙中山上述思想主张或认识。

科目 历史   题型 综合题   难度 中等
登录免费查看答案和解析
相关试题

阅读下列材料,并回答问题:
材料1 多极化格局与两极格局的根本区别,就是相互制约的力量不再是两个超级大国,而是多种政治力量对比的相对均衡。世界多极化格局的形成可能是21世纪的重大事件之一。……在未来世界多极化格局中起主导作用的将是五大力量中心或五极,即美国、西欧、日本、俄罗斯和中国。届时,他们相互竞争又相互依存,相互合作又相互制约,形成相对稳定的战略结构。
材料2多极化格局的特点:一是各战略格局力量对比相对平衡。当然,在多极格局形成之际,美国仍然是世界上最强大的一极,但其经济在世界经济中所占的比重将减少。二是国际事务的决策和处理将变得更加民主。重大的国际事务将不再由一两个国家说了算。三是大国关系中将出现分歧和利益同在、竞争与合作并存的局面,主要领域的协调与合作将是未来多极格局中大国关系的主流。
材料3 多极化作为历史前进方向和不可逆转的趋势正在继续发展,但多极化的趋势正在遭遇“一极”图谋的阻碍和挑战。冷战结束后,美国成为世界上惟一的超级大国,它依仗自己的实力与地位,要建立一个由美国领导的、以西方价值观念为准绳的、以北约军事力量为后盾的单极世界。……因此,“多极”与“一极”之争将持续一个相当长的时期,真正意义上的世界多极格局的形成尚需待以时日,多极化作为不可逆转的趋势将在曲折中取得发展。
——引自《时政新说》
回答:
(1)依据材料1说明多极化格局与两极格局的根本区别是什么?促进世界格局向多极化发展的因素有哪些?
(2)根据材料2概括多极化格局的主要特点,并说明多极化格局发展的主要目标是什么?
(3)从近期和长远看,多极化格局将在曲折中向前发展,你是否赞同这种说法?为什么?

克林顿在阐述美国21世纪外交政策的讲话中说,世界必须有一个领导,而且只能有一个,美国最具有领导这个世界的能力。美国《时代周刊》为克林顿的讲话所作的注释是:“国际秩序和安全最好的保证是由一个‘善良的强国’居支配地位,就目前和将来而言,这个强国就是美国。”
回答:(1)上述材料反映了什么政治现象?
(2)由美国这个“善良的强国”居支配地位是不是国际秩序和安全最好的保证?

有人认为:粗看第一次世界大战后的全球,它显露出的变化相当少,欧洲的全球霸权比大战前更完整;但从实际上,从全球观点看,第一次世界大战的主要意义恰恰在于它开始了对欧洲霸权的削弱,这一过程在第二次世界大战后宣告完成。这一削弱至少表现在三个方面:经济衰退、政治危机、对殖民地的控制日益削弱。试结合有关史实评述这一观点。

一战后,世界经济霸权发生了怎样的转移?概括指出导致这一转移的主要因素有哪些?这一转移对国际经济、政治、军事等方面产生了哪些重大影响?

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1 粗看第一次世界大战前后的全球,它显露出的变化相当少,……欧洲的统治似乎并没有削弱。英国、法国和其他帝国仍然统治着与1914年以前一样多的海外殖民地。实际上,它们的领地甚至更大,因为它们这时控制了以前曾在素丹统治下的中东领土。因此欧洲的全球霸权在第一次世界大战后比大战前更完整。不过,在表面之下,形势却完全不同。实际上从全球的观点来看,第一次世界大战的主要意义恰恰在于它开始了对欧洲霸权的消弱……。1914年前欧洲的经济很大程度上依靠大规模的海外投资,这些投资每年产生大量的利润。然而,在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英国失去了其对外投资的四分之一……。大战对海外殖民地产生了影响。……革命思想因与战争行为有关的宣传而在殖民地得到传播,“民族自决”这一革命术语已经不仅在欧洲而且在殖民地世界留下印记。
——摘自斯塔里阿诺斯《全球通史:1500年以后的世界》
材料2 1947年~1949年,艾德礼政府批准印度、巴基斯坦、缅甸和锡兰(斯里兰卡)自治就是移交政权的关键时刻。这就明确说明了英国在财政上、军事上不稳定,总之是缺乏武力维护远处领土的决心。……殖民地的瓦解过程在20世纪50年代最迅速。……英国与美国的关系在许多方面好坏参半,但比以前大大突出。自1949年起美国与英国在战略上、地域政治上、北大西洋组织上已连成一体。英国人自豪地认为这是说英语的人民建立平等“特别”关系。不过,实际上很明显,这一关系使英国人渗入拼命保持虚幻的独立姿态的挣扎之中。
——摘自K·摩根《牛津英国通史》
回答:
根据材料比较第一次世界大战后和第二次世界大战后英国国际地位的相同和不同之处,并分析造成上述变化的原因。

Copyright ©2020-2025 优题课 youtike.com 版权所有

粤ICP备2002484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