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实验测得不同物质中O—O之间的键长和键能的数据为:
O—O键 数据 |
![]() |
![]() |
O2 |
![]() |
键长/10-12m |
149 |
128 |
121 |
112 |
键能/kJ·mol-1 |
x |
y |
z=494 |
w=628 |
其中x、y的键能数据尚未测定,但可根据规律性推导键能的大小顺序为w>z>y>x。该规律性是( )
A.成键时电子数越多,键能越大 | B.键长越长,键能越大 |
C.成键所用的电子数越少,键能越大 | D.成键时电子对越偏移,键能越大 |
室温下,在0.2mol/L Al2(SO4)3溶液中,逐滴加入1.0mol/L NaOH溶液,实验测得溶液pH随NaOH溶液体积变化曲线如下图,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A.a点时,溶液呈酸性的原因是Al3+水解,离子方程式为:Al3++ 3OH-![]() |
B.a-b段,溶液pH增大,Al3+浓度不变 |
C.b-c段,加入的OH-主要用于生成Al(OH)3沉淀 |
D.d点时,Al(OH)3沉淀开始溶解 |
某工厂用提取粗盐后的盐卤(主要成分为MgCl2)制备金属镁,其工艺流程如下。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操作①发生的反应为非氧化还原反应 |
B.若在实验室进行操作①只需要漏斗和烧杯两种玻璃仪器 |
C.操作②是蒸发浓缩、冷却结晶 |
D.在整个制备过程中,未发生置换反应 |
下列有关溶液组成的描述合理的是
A.无色溶液中可能大量存在Al3+、NH4+、Cl‾、S2‾ |
B.酸性溶液中可能大量存在Na+、ClO‾、SO42‾、I‾ |
C.弱碱性溶液中可能大量存在Na+、K+、Cl‾、HCO3‾ |
D.中性溶液中可能大量存在Fe3+、K+、Cl‾、SO42‾ |
下列有关Fe2(SO4)3溶液的叙述正确的是
A.该溶液中,K+、Fe2+、C6H5OH、Br-可以大量共存 |
B.和KI溶液反应的离子方程式:Fe3++ 2I-= Fe2++ I2 |
C.和Ba(OH)2溶液反应的离子方程式:Fe3++ SO42-+ Ba2++ 3OH-= Fe(OH)3↓+ BaSO4↓ |
D.1L0.1mol/L该溶液和足量的Zn充分反应,生成 11.2gFe |
能正确表示下列反应的离子方程式是:
A.Cl2通入NaOH溶液中:Cl2+OH-=Cl-+ClO-+H2O |
B.NaHCO3溶液中加入HCl:CO32-+2H+=CO2↑+H2O |
C.AlCl3溶液中加入过量稀氨水:Al3++4NH3·H2O=AlO2-+4NH4++2H2O |
D.Cu溶液于稀HNO3:3Cu+8H++2NO3-=3Cu2++2NO↑+4H2O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