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分)“酒是陈的香”,就是因为酒在储存过程中生成了有香味的乙酸乙酯,在实验室我们也可以用如右图所示的装置制取乙酸乙酯。完成下列问题:
(1)写出制取乙酸乙酯的化学反应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在大试管中配制一定比例的乙醇、乙酸和浓硫酸的混合液的方法是:________________。
(3)浓硫酸的作用是: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②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饱和碳酸钠溶液的主要作用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装置中通蒸气的导管要插在饱和碳酸钠溶液的液面上,不能插入溶液中,目的是防止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若要把制得的乙酸乙酯分离出来,应采用的实验操作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7)做此实验时,有时还向盛乙酸和乙醇的试管里加入几块碎瓷片,其目的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8)生成乙酸乙酯的反应是可逆反应,反应物不能完全变成生成物,反应一段时间后,就达到了该反应的限度,即达到化学平衡状态。下列描述能说明乙醇与乙酸的酯化反应已达到化学平衡状态的有(填序号) _________________。
①单位时间里,生成1 mol乙酸乙酯,同时生成1 mol水
②单位时间里,生成1 mol乙酸乙酯,同时生成1 mol乙酸
③单位时间里,消耗1 mol乙醇,同时消耗1 mol乙酸
④正反应的速率与逆反应的速率相等
⑤混合物中各物质的浓度不再变化
某化学兴趣小组为了探究锌与浓硫酸反应生成气体的成分做了如下实验:
将50g锌粉与50mL浓H2SO4在加热条件下充分反应,锌粉有剩余,收集到一定体积的气体,将该气体体积折算成标准状况为11.2L。
(1)化学兴趣小组所制得的气体X中混有的主要杂质气体可能是
(填分子式)。产生这种结果的主要原因是(用离子方程式表示) 。
(2)实验验证:为了检验主要杂质气体的成分,化学兴趣小组的同学设计了如下实验,对气体X取样进行探究。
①A中加入的试剂可能是 ,作用是 。
B中加入的试剂可能是 。
②证实气体X中混有杂质气体,D中应选择的试剂是 ,同时应观察到C中的实验现象是 。
(3)理论分析:
①该小组有同学提出只需要再测出一个数据,便能准确的确定该气体的组成,你认为他可以是测下列。
A、反应后剩余锌的质量为17.5g
B、收集到气体的质量为25.8g
C、浓硫酸的物质的量浓度为18.0mol/L
②根据你在①中所选数据,通过计算确定气体X中各成分物质的量分别为: 。
(1)实验室有甲、乙两瓶无色溶液,其中一瓶是稀盐酸,另一瓶是碳酸钠溶液。为测定甲、乙两瓶溶液的成分,进行以下实验:取甲溶液,向其中缓慢滴入乙溶液,并边滴加边振荡,观察到开始无明显现象,后来有大量气体生成。实验过程中所发生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甲是溶液,乙是溶液;
(2)为了达到下表所列的实验目的,请选择合适的实验方法,将其标号填在相应的空格中
某课外兴趣小组欲测定某NaOH溶液的浓度,其操作步骤如下:
①将碱式滴定管用蒸馏水洗净,待测溶液润洗2~3次后,再注入待测溶液,调节滴定管的尖嘴部分充满溶液,并使液面处于“0”刻度以下的位置,记下读数;将锥形瓶用蒸馏水洗净后,用待测溶液润洗锥形瓶2~3次;从碱式滴定管中放出20.00mL待测溶液到锥形瓶中。
②将酸式滴定管用蒸馏水洗净,再用标准酸液润洗2~3次后,向其中注入0.10 mol·L-1标准浓度的盐酸,调节滴定管的尖嘴部分充满溶液,并使液面处于“0”刻度以下的位置,记下读数。
③向锥形瓶中滴入酚酞作指示剂,进行滴定。滴定至指示剂刚好由浅红色变为无色,且半分钟内颜色不再改变,测得所耗盐酸的体积为V1 mL。
④重复以上过程,但在滴定过程中向锥形瓶加入5mL的蒸馏水,测得所耗盐酸的体积为V2 mL。
试回答下列问题:
(1)配制标准盐酸时,除量筒外还需用下列哪些仪器?。
A.托盘天平 | B.容量瓶 | C.酸式滴定管 | D.玻璃棒 E.烧杯 F.胶头滴管 |
(2)该小组在步骤①中的错误是,由此造成的测定结果(偏高、偏低或无影响)。
(3)排去碱式滴定管中气泡的方法应采用如图所示操作中的__________,然后轻轻挤压玻璃球使尖嘴部分充满碱液。
(4)右图,是某次滴定时的滴定管中的液面,其读数为mL。
(5)根据下列数据:
滴定次数 |
待测液体积(mL) |
标准盐酸体积(mL) |
|
滴定前读数(mL) |
滴定后读数(mL) |
||
第一次 |
20.00 |
0.50 |
25.40 |
第二次 |
20.00 |
4.00 |
29.10 |
请计算待测烧碱溶液的浓度为。
为比较Fe3+和Cu2+对H2O2分解的催化效果甲乙两组同学分别设计了如图一、图二所示的实验。
(1)图一可通过观察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现象来定性比较得出结论。有同学提出将CuSO4改为CuCl2更为合理,其理由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你认为还可以作其他何种改进?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图二可用于定量比较反应的快慢,检查图二装置气密性的方法是。
利用图二做实验时需测量的数据是。
下列装置是用燃烧法确定有机物分子式常用的装置。
(1)产生的O2按从左到右的流向,所选装置各导管的正确连接顺序是_________。
(2)C装置中浓硫酸的作用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D装置中MnO2的作用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燃烧管中CuO的作用是_____________________。
(5)若实验中所取样品只含C、H、O三种元素中的两种或三种,准确称取0.92 g样品,经充分反应后,A管质量增加1.76 g,B管质量增加1.08 g,则该样品的实验式为_________。
(6)要确定该物质的分子式,还要知道该物质的________。经测定其蒸气密度为2.054 g/L(已换算为标准状况下),则其分子式为____________。
(7)该物质的核磁共振氢谱如图所示,则其结构简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