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列事实中,一般不能用于判断金属性强弱的是( )
A.金属间发生的置换反应 |
B.1 mol 金属单质在反应中失去电子的多少 |
C.金属元素的最高价氧化物对应的水化物的碱性强弱 |
D.金属元素的单质与水或酸置换出氢的难易 |
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NO2溶于水得到HNO3,所以NO2属于酸性氧化物 |
B.过氧化钠与水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 |
C.漂白粉和水玻璃长期暴露在空气中失效,其原理完全相同 |
D.足量Zn与一定量浓硫酸充分反应得到混合气体 |
O、W、X、Y、Z五种短周期元素在元素周期表中的相对位置如图所示,W是大气中含量最高的元素,由此可知
A.Q的一种核素中![]() |
B.X的最高正化合价与最低负化合价的绝对值之差为6 |
C.Y是常见的半导体材料 |
D.Z的氧化物的水化物是强酸 |
化学与生产和生活密切相关,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误食重金属盐引起人体中毒,可喝大量的食盐水解毒 |
B.变质的油脂有难闻的特殊气味,是由于油脂发生了水解反应 |
C.浸泡过高锰酸钾溶液的硅藻土放于水果箱内是为了延长水果保鲜期 |
D.安装煤炭燃烧过程的“固硫”装置,主要是为了提高煤的利用率 |
常温下,相同pH的氢氧化钠和醋酸钠溶液加水稀释,平衡时pH随溶液体积变化的曲线如图所示,则
A.b、c两点溶液的导电能力相同 |
B.c点溶液中![]() |
C.a、b、c三点溶液中水的电离程度a>c>b |
D.用相同浓度的盐酸分别与等体积的b、c处溶液反应,消耗盐酸体积![]() |
下列有关实验操作、现象或原理均正确的是
选项 |
实验操作 |
实验现象或原理 |
A |
将海带灼烧,加水浸泡后过滤,向滤液中加入CCl4,振荡后静置 |
液体分层,下层显紫红色 |
B |
向氢氧化铝胶体中逐滴加入稀盐酸或氢氧化钠稀溶液 |
均先出现沉淀后溶解 |
C |
将40.0gNaoH固体溶于1.0L蒸馏水中配成溶液 |
NaOH的物质的量浓度为1.0mol/L |
D |
向BaSO4饱和溶液中加入饱和Na2CO3溶液 |
有白色沉淀产生,说明Ksp(BaSO4)大于Ksp(BaCO3)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