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客
题文

材料 在新中国成立60周年之际,中国共产党第十七届中央委员会第四次全体会议于2009年9月15日至18日在北京召开。全会审议通过了《中共中央关于加强和改进新形势下党的建设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全会指出,办好中国的事情,关键在党。全党必须常怀忧党之心,恪尽兴党之责,继续推进党的建设新的伟大工程,在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历史进程中始终成为坚强的领导核心
结合材料,说明在新的形势下,你认为如何推进党的建设新的伟大工程?

科目 政治   题型 综合题   难度 较易
登录免费查看答案和解析
相关试题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2100多年前,张骞两次出使西域,开辟了一条横贯东西、连接欧亚的“古丝绸之路”。如今,一条新“丝绸之路经济带”正在重新崛起。2013年9月,中国国家主席习近平同志在访问中亚四国时,首次正式提出了共同建设“丝绸之路经济带”的战略构想,提出从加强政策沟通、道路联通、贸易畅通、货币流通、民心相通入手,形成跨区域大合作格局。这表明,建设“丝绸之路经济带”的概念已由学术、局部和部门层次上升到了国家战略、外交战略的高度,体现了中共18大后中国外交的创新,也是新一届中央领导集体践行合作共赢外交新理念的具体表现。
结合材料,运用“当代国际社会”的有关知识,分析我国提出共同建设“丝绸之路经济带”战略构想的正确性。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审议通过了《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深化改革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对全面深化改革作出了具体部署。《决定》指出,经济体制改革是全面深化改革的重点,核心问题是处理好政府和市场的关系,使市场在资源配置中起决定性作用和更好发挥政府作用。
材料二:2014年1月23日,党的第二批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正式启动。此次活动的主要任务是抓住反对“四风”这个重点不放,集中解决市、县领导机关、领导班子和领导干部“四风”方面存在的突出问题。同时,回应群众关切,维护群众利益,注重解决实际问题,解决群众身边的不正之风,把改进作风的要求真正落实到基层,真正让群众受益。
(1)运用政府的有关知识,说明怎样才能真正让市场在资源配置中起决定性作用
(2)中国共产党为什么要回应群众关切,维护群众利益?

(22分)2014年央视春晚,一曲《时间都去哪儿了》爆红,它深深触动着亿万观众的心,在对亲情的表述和对时光的感叹中传递着正能量,也折射出对“空巢家庭”和“精神赡养”等当下社会热门话题的思考。“时间都去哪儿了”迅速成为一句流行语,也引发了全民的感叹潮。在2014两会上,它同样叩问着人大代表们,对代表们而言,“时间都去哪儿了”是对责任和担当的切切拷问。发声在会上,功夫在平时,只有深入了解,掌握最真实的情况,才能更有针对性地表达意见,代表履职尽责的时间多一点,民众的切身利益就会增一分,代表的辛苦指数高一些,人民的幸福指数就会升一点。
(1)结合材料,请运用“文化与生活”和“文化创新的源泉和作用”知识,分析说明这首歌曲爆红的原因。(10分)
(2)结合材料,运用“我国的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相关知识,分析人大代表的时间应该“去哪儿?”(12分)

(30分)材料一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指出,经济体制改革的核心问题是处理好政府和市场的关系,使市场在资源配置中起决定性作用和更好发挥政府作用。
图1 1978-2013年我国市场化指数(%)

注:①市场化指数反映了市场经济体制的完善程度。②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国内生产总值由1978年的3645亿元增长到2013的568845亿元。
图2 2005~2012年我国社会保障支出情况(亿元)

注: 2013年我国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实际增长7%,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实际增长9.3%,农村贫困人口减少1650万人,城乡居民收入差距继续缩小。
材料二 2013年,我国政府自觉遵循社会发展的普遍规律,创新管理模式,简政放权,取消或下放权力近500项;调整经济结构,关、停部分产能严重过剩及高污染企业,推动产业转型升级,实现经济可持续发展。让改革成果更多更公平地惠及最广大人民群众。
(1)指出材料一反映的经济信息。
(2)结合上述材料,谈谈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基本特征。(12分)
(3)结合材料二,阐述政府在改革创新中正确的“价值判断与价值选择”实践。(10分)

材料 40多年来,中美两国虽然在一些问题上存在不同的看法和分歧。但两国的共同利益大于分歧。美国副总统拜登重申,美方充分理解台湾、西藏问题是中国的核心利益。将继续坚定奉行一个中国政策,不支持“台湾独立”,完全承认西藏是中华人民共和国不可分割的一部分,美方愿同中方加强合作,妥善处理地区热点和全球性问题,促进地区和世界和平稳定。
结合材料,运用经济和政治生活知识,说明中美建立合作伙伴关系的合理性。

Copyright ©2020-2025 优题课 youtike.com 版权所有

粤ICP备2002484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