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客
题文

当行驶着的火车车轮接触到两根钢轨结合处的缝隙时,就受到一次撞击而使车厢振动,火车的这种振动是________振动.如果每根钢轨长度为12 m,当火车以7.2 km/h速度行驶时,车厢上下振动得特别厉害,这是由于_______的缘故.由此可知车厢的固有周期为_______s.

科目 物理   题型 实验题   难度 较易
登录免费查看答案和解析
相关试题

做《验证机械能守恒定律》的实验中,纸带上打出的点(打点计时器所用交流电的频率为50Hz)如图8所示,若重物的质量为m千克,图中点P为打点计时器打出的第一个点,则从起点P到打下点B的过程中,重物的重力势能的减小量ΔEP=J,重物的动能的增加量ΔEK=J。(g=9.8m/s2,小数点后面保留两位)

⑴关于“探究功与速度变化的关系”实验,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每次实验必须设法算出橡皮筋对小车做功的具体数值
B.每次实验中,橡皮筋拉伸的长度没有必要保持一致
C.放小车的长木板应该必须尽量使其水平
D.先接通电源,再让小车在橡皮筋的作用下弹出

⑵在“探究功与速度变化的关系”实验中作出W-v图象如图7所示,符合实际的是:

某同学设计了一个用打点计时器做“探究碰撞中的不变量”的实验:在小车A的前端粘有橡皮泥,推动小车A使之做匀速运动,然后与原来静止在前方的小车B相碰并粘合成一体,继续做匀速运动.他设计的具体装置如下图所示,在小车A后连着纸带,电磁打点计时器电源频率为50 Hz,长木板下垫着小木片用以平衡摩擦力。

(1)若实验已得到的打点纸带如下图所示,并测得各计数点间距(标在图上),则应该选段来计算A的碰撞前速度;应选来计算A和B碰后的共同速度(填“AB”、“BC”、“CD”或“DE”)。

(2)已测得小车A的质量mA="0.40" kg,小车B的质量mB="0.20" kg。由以上测量结果可得:碰前:mAv0= kg·m/s;碰后:(mA+mB)v=kg·m/s。
由此得出结论是 。(本题计算结果均保留三位有效数字)。

某同学用如图所示注射器验证玻意耳定律。实验开始时在如图所示的注射器中用橡皮帽封闭了一定质量的空气。则

(1)若注射器上全部刻度的容积为V,用刻度尺测得全部刻度长为L,则活塞的横截面积可表示为
(2)测得活塞和框架的总质量是M,大气压强为P0,当注射器内气体处于某状态时,在框架左右两侧对称挂两个砝码,每个砝码质量为m,不计活塞与注射器管壁间摩擦,则稳定后注射器内气体的压强可表示为

(3)如右图中是不同小组的甲、乙两同学在同一温度下做实验时得到的P-(1/V)图。若两人实验时操作均正确无误,且选取坐标标度相同,那么两图线斜率不同的主要原因是

某同学在用油膜法估测分子直径实验中,计算结果明显偏大,可能是由于

A.油酸未完全散开
B.油酸中含有大量的酒精
C.计算油膜面积时舍去了所有不足一格的方格
D.求每滴体积时,lmL的溶液的滴数误多记了10滴

Copyright ©2020-2025 优题课 youtike.com 版权所有

粤ICP备2002484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