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图12-5-5所示是观察水面波衍射的实验装置,AC和BD是两块挡板,AB是一个孔,O是波源,图中已画出波源所在区域波的传播情况,每两条相邻波纹(图中曲线)之间距离表示一个波长,则对于波经过孔之后的传播情况,下列描述正确的是( )
图12-5-5
A.此时能明显观察到波的衍射现象 |
B.挡板前后波纹间距离相等 |
C.如果将孔AB扩大,有可能观察不到明显的衍射现象 |
D.如果孔的大小不变,使波源频率增大,能更明显地观察到衍射现象 |
一个小石子从离地面某一高度处由静止自由落下,某摄影爱好者恰好拍到了它下落的一段轨迹AB。该爱好者用直尺量出轨迹的长度。如图所示。已知拍摄时用的曝光时间为1/1000s,则小石子出发 点离A点约为( )
A.20m
B.10m
C.6.5m
D.45m
沿直线作匀变速直线运动的质点在第一个0.5秒内的平均速度比它在第一个1.5秒内的平均速度大2.45m/s,以质点的运动方向为正方向,则该质点的加速度为()
A.+2.45m/s2 | B.-2.5m/s2 | C.+4.90m/s2 | D.-4.90m/s2 |
如图所示,物体A、B、C叠放在水平桌面上,水平力F作用于C物体,使A、B、C以共同速度向右匀速运动,那么关于物体受几个力的说法正确的是 ()
A.A 受6个,B受2个,C受4个
B.A 受5个,B受3个,C受3个
C.A 受5个,B受2个,C受4个
D.A 受6个,B受3个,C受4个
将一个力F="10" N分解为两个分力,已知一个分力的方向与F成30°角,另一个分力的大小为6 N,则在分解中()
A.有无数组解 | B.有两解 | C.有惟一解 | D.无解 |
一列简谐横波沿x轴传播,t=0时刻的波形如图所示。则从图中可以看出:
A.这列波的波长为5m |
B.波中的每个质点的振动周期为4s |
C.若已知波沿x轴正向传播,则此时质点a向下振动 |
D.若已知质点b此时向上振动,则波是沿x轴负向传播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