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平面上有A、B两个振动情况完全相同的振源。在AB连线中垂线上有a、b、c三个质点。已知某时刻a点是两列波波峰的相遇点,c点是相近的波谷的相遇点,b处在a、c之间,如图12-6-3所示。那么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
图12-6-3
A.a点是振动加强点,c点是振动减弱点
B.a点与c点都是振动加强点,b点是振动减弱点还是加强点不能确定
C.a点与c点此时此刻是振动加强点,经过一段时间后,变为振动减弱点,而b点可能变为振动加强点
D.a、b、c都是振动加强点
倾角为37°的斜面,低端固定一轻弹簧,当弹簧处于自然长度时,另一端在O点,O点上方斜面粗糙,下方斜面光滑,质量为m的物块A,从斜面上的P点,由静止释放,OP两点间距离为x,物块沿斜面向下运动,压缩弹簧后恰能返回到OP中点,弹簧始终处于弹性限度内,(g=10m/s2)则()
A.斜面与物块间动摩擦因数为0.25 |
B.物块运动到O点时动能最大 |
C.如果物块A的质量变为2m,物块刚好能返回到P点 |
D.如果在P点给物块沿斜面向下的初速度![]() |
两个等量同种电荷固定于光滑水平面上,其连线中垂线上有A、B、C三点,如图甲所示,一个电荷量为2C,质量为1 kg的小物块从C点静止释放,其运动的v t图象如图乙所示,其中B点处为整条图线切线斜率最大的位置(图中标出了该切线).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B点为中垂线上电场强度最大的点,场强E="1" V/m
B.由C到A的过程中物块的电势能先减小后变大
C.由C点到A点电势逐渐升高
D.A、B两点间的电势差= 5V
如图甲所示为远距离输电示意图,升压变压器原副线圈匝数比为1:100,降压变压器原副线圈匝数比为100:1,长距离输电线的总电阻为100Ω。若升压变压器的输入电压如图乙所示,输入功率为750kW,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用户端交流电的频率为50Hz |
B.用户端电压为250V |
C.输电线中的电流为30A |
D.输电线路损耗功率为180kW |
一人造卫星在距离地球表面高度为h的圆形轨道上运行时的周期为T,若测得地球半径为R,则该人造卫星离开地球时的最小发射速度为()
A.![]() |
B.![]() |
C.![]() |
D.![]() |
在粗糙的水平地面上有一质量为2kg的小物块,在水平拉力作用下从t = 0时开始做初速度为零的直线运动,t = 6s时撤去拉力,其速度图象如图所示。若取重力加速度g = 10m/s2,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物块与地面间的动摩擦因数为0.2 |
B.0~2s内,物块所受的拉力大小为4N |
C.0~8s内,物块离出发点最远为6m |
D.0~8s内,物块的平均速度大小为2.5m/s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