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图11-1-7所示是一弹簧振子的振动图象,开始在0.1 s内振子的平均速率和每秒钟通过的路程为( )
图11-1-7
A.4 m/s 4 m | B.4 m/s 4 cm | C.0.4 m/s 0.4 m | D.4 m/s 0.4 m |
P、Q两电荷的电场线分布如图所示,、
为电场中的两点.一个离子从
运动到
(不计重力),轨迹如图所示.则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A.P带负电 |
B.![]() ![]() |
C.离子在运动过程中受到P的吸引 |
D.离子从![]() ![]() |
一根粗细均匀的镍铬丝的横截面的直径为d,电阻是R,把它拉制成直径是的均匀细丝后,它的电阻变成
A.R | B.10000R | C.R | D.100R |
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电场并不是客观存在的物质 |
B.电场对放入其中的电荷有力的作用 |
C.描述电场的电场线是客观存在的 |
D.描述电场的等势面是客观存在的 |
已知一足够长的传送带与水平面的倾角为θ,以一定的速度匀速运动。某时刻在传送带适当的位置放上具有一定初速度的物块(如图a),以此时为t=0时刻纪录了小物块之后在传送带上运动速度随时间的变化关系,如图b所示(图中取沿斜面向上的运动方向为正方向,其中两坐标大小v1>v2)。已知传送带的速度保持不变。(g取10 m/s2),则()
A.0~t1内,物块对传送带做正功 |
B.物块与传送带间的动摩擦因数为μ,μ<tanθ |
C.0~t2内,传送带对物块做功为W=![]() |
D.系统产生的热量大小一定大于物块动能的变化量大小 |
质量为m=1kg的物体在水平面上,物体与水平面之间的动摩擦因数为μ=0.2.现对物体施加一个大小变化、方向不变的水平力F,为使物体在3s时间内发生的位移最大,力F的大小应如下面的哪一幅图所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