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我国西部大开发战略的实施,很多人向西部迁移,这种局面形成的主要原因是
A.自然环境条件的改善 | B.民族政策的变化 |
C.交通和通信的进步 | D.经济布局的改变 |
人口机械增长率是指某地某时段内迁入与迁出人口数的差值与总人口之比。下图为2006-2014年(预测值)我国东部某省(市)人口增长率变动图。读图回答下列问题。图示时期该省(市)人口总数
A.持续上升 | B.持续下降 |
C.先增后减 | D.先减后增 |
推断图示时期该省(市)人口机械增长率变化的主要原因是
A.产业升级和转移 | B.经济水平持续下降 |
C.城镇房价增长快 | D.自然灾害频繁发生 |
下图为甲河示意图,M、L表示支流,a、b是位于支流上的两个观测站。右表为两个观测站的气温(单位:℃)和降水(单位:mm)资料。粗线P表示洋流。读图表资料,完成下列问题。关于甲河和洋流P的叙述正确的是
A.甲河水量的变化受支流L的影响较大 | B.甲河水量的变化受支流M的影响较大 |
C.洋流P会使沿岸气候更加湿润 | D.P海区船只自北向南航行省时、节能 |
甲河四季通航,当通航船只吨位最大时
A.我省(河南省)盛行偏北风 | B.美国南部正在收摘棉花 |
C.华北小麦拔节生长 | D.天山雪线上升 |
下图为“某国玉米生产区分布、种植与收获玉米的时间图表”。该国是所在大洲最大的玉米产区,也是全球主要的玉米出口国。读图回答下列问题。关于该国玉米生产区的叙述,错误的是
A.该地主要位于高原地区 | B.该地降水比该国同纬度西部多 |
C.该地处在东南信风迎风坡,全年多雨 | D.该地畜牧业较发达 |
该国甲地区的气候有别于玉米主要产区的气候,在玉米主产区收获玉米的季节,甲地区主要收割或采摘的是:
A.小麦 | B.葡萄 | C.甘蔗 | D.棉花 |
大年初一,某摄影爱好者在泉州(24°52’N,118°37’E)某高楼屋顶拍摄了郑成功像“马上日出”图片(如下左图所示)。据此回答下列问题。上左图的拍摄地点可能位于上右图6中的
A.甲 | B.乙 | C.丙 | D.丁 |
该爱好者打算次日前往太原(37°52’N,112°32’E),继续拍摄类似该题材的照片,已知太原当日昼长比泉州短44分钟,则其次日拍摄照片的时间较泉州约
A.早22分 | B.晚22分 | C.早46分 | D.晚46分 |
生产过程中产生大量污染物的产业为污染密集型产业。表2为2001-2010年江苏省三大区域污染密集型产业产值增长速度(%),据此回答下列问题。江苏省三大区域污染密集型产业
A.到2010年时,苏北产值最高 |
B.产值增速苏南、苏中先增后降,苏北持续增加 |
C.2001--2005年,逐渐向苏北集聚 |
D.2006--2010年可能由苏南向苏中、苏北转移 |
江苏省污染密集型产业今后发展方向的合理举措是
A.减少行政干预,减低产业发展环境准入门槛 |
B.全部关停或外迁污染密集型产业 |
C.加大技术创新,促进产业转型升级 |
D.发展清洁生产,实现污染零排放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