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图10-3-10所示,绝热隔板K把绝热的气缸分隔成体积相等的两部分,K与气缸壁的接触是光滑的,两部分中分别盛有相同质量、相同温度的同种气体a和b.气体分子之间相互作用势能可忽略,现通过电热丝对气体a加热一段时间后,a、b各自达到新的平衡( )
图10-3-10
A.a的体积增大了,压强变小了 |
B.b的温度升高了 |
C.加热后a的分子热运动比b的分子热运动更激烈 |
D.a增加的内能大于b增加的内能 |
已知太阳到地球与地球到月球的距离的比值约为390,月球绕地球旋转的周期约为27天。利用上述数据以及日常的天文知识,可估算出太阳对月球与地球对月球的万有引力的比值约为 。
(1)在第9题的实验中,该小组同学画出小车位移x与速度v的关系图象如图所示.根据该图形状,某同学对W与v的关系作出的猜想,肯定不正确的是_ _
A. B.
C.
D.
(2)在本实验中,下列做法能有效地减小实验误差的是_ _ .
A.把轨道右端适当垫高,以平衡摩擦力
B.实验中控制钩码的质量,使其远小于小车的总质量
C.调节滑轮高度,使拉小车的细线和长木板平行
D.先让小车运动再接通打点计时器
某实验小组采用如图甲所示的装置来探究“功与速度变化的关系”.实验中,小车碰到制动装置时,钩码尚未到达地面.实验的部分步骤如下:
(1)将一块一头带有定滑轮的长木板固定放在桌面上,在长木板的另一端固定打点计时器.
(2)把纸带穿过打点计时器的限位孔,连在小车后端,用细线跨过定滑轮连接小车和钩码.
(3)把小车拉到靠近打点计时器的位置,接通电源,从静止开始释放小车,得到一条纸带.
(4)关闭电源,通过分析小车位移与速度的变化关系来研究外力对小车所做的功与速度变化的关系.
下图是实验中得到的一条纸带,点O为纸带上的起始点,A、B、C是纸带的三个计数点,相邻两个计数点间均有4个点未画出,利用刻度尺测得A、B、C到O的距离如图所示,已知所用交变电源的频率为50Hz,问:
(1)打B点时刻,小车的瞬时速度vB=__ m/s。(结果保留两位有效数字)
(2)本实验中,若钩码下落高度为h1时外力对小车所做的功为W0,则当钩码下落h2时,外力对小车所做的功为__ 。(用h1、h2、W0表示)
如图所示,在光滑的水平桌面上,放一根长为L的链条,链条沿桌边挂在桌外的长度为a ,将链条由静止释放,则链条全部刚好离开桌边时的速度为 。(已知此链条的各部分均未着地。)
在验证机械能守恒定律实验中,已知打点计时器所用电源的频率为50Hz,测得当地的重力加速度g=9.8m/s2,测得所用重物的质量为1.00kg,实验中得到一条点迹清晰的纸带如图所示,把第一个点记作O,另选连续的4个点A、B、C、D作为测量的点,经测量知道A、B、C、D各点到O的距离分别为62.99cm、70.18cm、77.76cm、85.73cm,根据以上数据,可知重物由O点运动到C点,重力势能的减少量等于 J,动能的增大量等于 J。