鸦片战争对中国经济产生的影响,包括( )
①清政府被迫大借外债 ②东南数省手工棉纺织业受到很大冲击 ③自然经济瓦解,小农经济完全破产 ④中国出现第一批新式船坞和工厂
A.①③④ B.②③ C.①②④ D.②④
南京失守后的第三日,蒋介石发表《告全国国民书》,称:“中国持久抗战,其最后决胜之中心,不但不在南京,抑且不在各大都市,而实寄于全国之乡村与广大强固之民心;我全国同胞能晓然于敌人之鲸吞无可幸免,父告其子,兄勉其弟,人人敌忾,步步设防,则四千万方里国土以内,到处皆可造成有形、无形之坚强堡垒,以制敌之死命。”可见他已经认识到()
①中国的对日战争是一场持久抗战②必须以空间换时间来争取胜利
③民心团结的重要性④共产党开辟的敌后战场是抗战主战场
A.①②③ | B.①②④ | C.①③④ | D.②③ |
某学校组织了一个历史兴趣小组,进行有关“南京大屠杀”真实再现的课题研究,在众多的材料中最有力的证据是()
A.当年受害者的控诉材料 | B.历史专著中对“南京大屠杀”的描写 |
C.侵华日军撰写的回忆录 | D.屠杀现场遗迹与当时拍的新闻照片 |
“广州是传统的外贸口岸;福州靠近盛产红茶的武夷山;上海地处长江入海口附近。”这是英国人在《南京条约》中把上述地区作为通商口岸的理由。这反映了英国发动鸦片战争的目的是()
①向中国倾销鸦片 ②掠夺中国原料 ③打开中国市场 ④向中国输出资本
A.①②③④ | B.②③④ | C.②③ | D.①④ |
合理的历史联系是历史学习的常用方法之一,与空白a、b、c、d相对应处,应补填上()
A.鸦片走私、民族危机、出超、入超 |
B.开埠通商、民族危机、宗主国、殖民地 |
C.开埠通商、自然经济解体、商品倾销、原料出口 |
D.鸦片走私、财政危机、入超、出超 |
我国某旅行社在安排某项目旅游景点时写道:“接折(阅读奏折)——见面(请皇帝旨)——述旨(拟皇帝旨意)——过朱(皇帝过目确定)——交发(下发旨意)……”该景点最有可能是()
A.秦丞相府 | B.唐尚书省 |
C.元中书省 | D.清军机处 |